新华时评:在端午感受文脉之正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6-06 11:18:03 | 来源: 新华社 |
粽子有咸有甜,龙舟可长可短,香囊或方或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的民俗大同而小异,但是要论其源起,就如磁针指南一样,“齐刷刷”地指向2000多年前被发行吟、自沉明志的大诗人屈原。
人们对屈原的景仰,很早就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屈原生活在诸侯纷争的年代,他是楚国的大夫,悼念他的汉代辞赋家贾谊则出生在洛阳,那曾是楚人有心问鼎的所在。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传。
人们对屈原的景仰,也没有因为时间而消磨。端午文化其实有多个源头,像吴越大地上的端午传说就有别于古楚文化。但是,千年以降,屈原的故事愈发家喻户晓,楚辞的篇章更加脍炙人口。风云散去,时空变幻,文化高峰愈显巍峨。
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在端午节景仰屈原,这就是一段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百川归海的历史,彰显了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屈原对个人修为的讲求、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对民生的关切、对革新的疾呼,这些文化遗产,早已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文脉正宗。
端午节,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正焕发出更为青春的光彩,成为国人感受文化传承,涵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节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有人这样释义“端午”:“端”指“端正”,“午”即“正中”。行正方能致远,守正方能创新,基于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道路,就是一条自信之路、自立之路、自强之路。(新华社记者冯源)
标签:中华传统文化
相关新闻
- 2022-06-06端午为桥 中伊人民共话两国情
- 2022-06-06“粽香四海·手足情深”两岸同胞线上联欢活动圆满落幕
- 2022-06-06趣说端午——在台湾感受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 2022-06-04热评两岸|两岸同胞龙舟竞渡 端午佳节共聚亲情
新闻推荐
- 两岸“春帆共济”,青年“同心筑梦”!湖里区成立首个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服务联盟2025-02-21
-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2025-02-21
- 市场监管总局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我要用歌声讲好澳门故事2025-02-21
- 潘贤掌出席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暨福州台协换届系列活动2025-02-21
- 台商扎根福州、投资福州的决心信心始终未变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