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昆明大会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持乐观态度——访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2-03-30 15:32:28 | 来源: 新华社 |
“我们应该对昆明大会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持乐观态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2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说,“显然,全世界正在期待这一框架。”
当天,为期15天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日内瓦会议结束谈判。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昆明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的预备会议,日内瓦会议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了第一个关于该框架目标、支持机制的谈判文本。当天,各国政府就在昆明大会前推进工作的方式达成一致。
穆雷玛说,会议期间,各方就多种立场展开激烈讨论,“展现了多边主义的力量和求同存异的意愿”。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举办的昆明大会将会通过这一框架。“我们应该乐观。民众、国家和利益相关方都希望看到一个具有变革性的、雄心勃勃的、通用的和以行动为导向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2021年,中国成功承办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功举行了包括领导人峰会及部长级会议在内的COP15高级别会议,举办了生态文明论坛。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生态文明论坛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为第二阶段会议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凝聚了广泛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穆雷玛对昆明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充满信心。她指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承办COP15的原因。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这不仅将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将确保框架在达成后的有效执行”。
穆雷玛表示,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展开了所有必要磋商,与各利益相关方会面,积极准备昆明大会,推动达成兼具务实与雄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贡献了力量。
新华社伦敦电 记者郭爽
新闻推荐
- 黄陂台胞32年跨海接力助学,资助300余万元惠及2600名家乡学子2025-10-17
- 2025海峡两岸社团交流节在京启动2025-10-17
- 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2025-10-17
- “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开展2025-10-17
- 米兰冬奥会公布开幕式主题2025-10-17
- 歌曲《没出息》在两岸爆红 ,国台办表示:乐见这样自然、有趣、快乐的两岸民间互动交流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