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普通地市人均GDP超10万:要么有厂,要么有矿
人均GDP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之外,还有哪些普通地级市的人均GDP比较高呢?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了各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后发现,目前共有70个普通地级市2019年人均GDP高于7089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8个城市超过10万元大关,这些城市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发达,工厂多;另一部分则主要来自中西部的一些能源大市,石油、煤炭等产业为主导。
江苏入围城市最多
从区域分布来看,28个城市中,有20个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5个省份。其中,江苏有7个地级市入围,是入围城市最多的省份。江苏也是直辖市以外,我国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去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3607元,在各省份中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第三。
江苏入围的7个地级市分别是无锡、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主要为苏南和苏中地区。改革开放后,得益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整个江苏的经济发展程度按照离上海的远近而呈现变化。离上海最近的苏南“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最好,苏中的南通、扬州、泰州等次之,苏北相对比较落后。不过,近年来,江苏南北的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
同属长三角的浙江有4个地市人均GDP超过10万元,分别是舟山、绍兴、嘉兴和湖州,均位于环杭州湾附近。可见浙江经济也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化,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几个城市发展水平高于浙西、浙南。
广东、福建和山东各有三个城市入围。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3个入围城市分别是珠海、佛山和东莞。珠海是经济特区,也是珠江西岸的中心城市,尽管经济总量不大,但这些年第三产业、高新产业发展很不错。佛山和东莞则是著名的制造业大市,东莞更有“世界工厂”之称。从区域分布上看,这三个城市位于珠三角核心区,靠近一线城市。
福建入围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泉州、龙岩和三明。其中泉州位居闽南沿海,以纺织鞋帽等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连续20多年位居福建经济总量第一。龙岩和三明则位居福建西南部和西部山区,这两个城市虽然山地多、平地少,但人均GDP超过了福建东部沿海平地较多的漳州和莆田,这也凸显了福建发展的均衡性。福建也是唯一一个所有地市人均GDP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福建的几个山区市人均山林面积很大,人们从林业、农业可以获得不少收益。以前三明等地的发展基础也比较好。另外,福建已经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基础设施较完善,这也有利于区域的均衡发展。
山东入围的三个城市分别是东营、烟台和威海,其中东营是石油城,烟台和威海属于胶东半岛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和外贸进出口突出。
整体来看,沿海人均GDP超10万元大关的20个城市中,除了东营是典型的能源城市,以及龙岩、三明的能源重化产业比较突出以外,其余大多是外向型经济发达、制造业发达、工厂多的城市。比如苏州的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十分突出,是我国工业产值最大的城市之一;东莞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佛山的家电、陶瓷、家具等都十分突出。
对这些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来说,当前也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关口。一方面,近年来外贸出口放缓,这些外向型突出的城市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另一方面,这些城市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在城市空间分布上,往往呈现下辖县域、乡镇实力强而中心城区较弱,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也不够突出,这都制约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这些城市的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包括苏州、东莞、佛山、无锡、南通、珠海等处于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区,并且邻近一线龙头城市的普通地级市,当前的转型升级主要是在城市群、都市圈的一体化过程中,紧密与一线城市、核心城市合作,优势互补,借助一线城市资源、产业外溢的契机,加快自身产业的升级。
而泉州、烟台等远离核心经济和一线城市的普通地级市,虽然人均GDP较高,但普遍存在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对传统路径依赖较高的问题。这些城市未来仍需要破解人才不足、中心城区带动力较弱等瓶颈。
中西部多城:虽然有矿 但仍需长远布局
沿海之外,中西部人均GDP超越10万元大关的普通地级市共有8个,其中湖北和内蒙古各2个,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各1个。
湖北的2个城市分别是宜昌和鄂州。其中宜昌是三峡大坝所在地,也是湖北“一主两副”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鄂州紧邻武汉,位于鄂州的顺丰机场旨在打造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枢纽。近年来,有关鄂州并入武汉的呼声一直不少。
除了湖北的两个城市,另外6个城市全部来自西部省份,且主要是以煤炭、石油等能源为主的城市。这其中,煤炭大市鄂尔多斯和榆林表现十分突出。
鄂尔多斯是进入新世纪后因煤炭能源而迅速崛起的城市,201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5.0亿元,,超越了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老牌重工业城市包头,位居内蒙古第一。
榆林同样是因煤炭而崛起的城市,2019年,榆林实现GDP4136.28亿元。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榆林的煤炭化工产业优势十分明显,而且与环渤海地区联系紧密。榆林是西安之外陕西第二经济大市,也是西北GDP第二强市。
经济发展起来后,地方财政有了钱,就会加大对教育等公共资源的投入。比如,从2013年以来,榆林的小学在校生数量增长51.9%,增速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一位。根据《榆林日报》报道,榆林市近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超过700所,新增学位13.5万个。2020年,全市高考工作实现新突破,高考万人比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三。
不过,因能源经济而兴起的城市,未来也可能因能源枯竭而走向衰落、收缩,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外比比皆是,因此这些城市都需要未雨绸缪,加快非能源产业的发展,尽量降低对能源产业的依赖。
近年来,多个能源大市都在发展非能源产业,比如鄂尔多斯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陶瓷等产业。其中,奇瑞鄂尔多斯工厂不仅成为奇瑞集团重要生产基地,还对鄂尔多斯当地的汽车工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榆林也在加速提升综合性功能。榆林官方近期透露,榆林作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西安、榆林“双核”战略即将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榆林发展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中西部之外,整个东北地区没有一个普通地级市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在东北的普通地级市中,石油城大庆人均GDP最高,达到了94423元;位居第二的盘锦同样是以石油产业为支柱产业,人均GDP达到了889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