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的是发展空间,我们将与这里紧紧联系在一起”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马晓叶)“北京就是一个大舞台,给了我们青年人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的未来与这里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将与北京同奋斗、共成长。”这是罗方颀在日前举行的2020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上说的。峰会上,在京台青分享了他们在大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故事,再现了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的精彩瞬间。26岁的台湾小伙子罗方颀,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硕士,目前正在滴滴公司实习。通过努力,他离心中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如果没有资金和人脉的你,想要拉投资,你会怎么做?有人靠一个电话,获得2200万元天使投资。他就是台湾青年创客徐韬。徐韬说,“我的经历告诉我,北京中关村才是传奇。这里是青年人创业的最好舞台。” 徐韬1993年出生在中国台北,祖父母是台湾省籍人,外公外婆是湖北省籍人。外公在徐韬小的时候就教导他说:“我们是中国人。”大学毕业后,徐韬放弃了去美国硅谷的机会,自愿选择到北京中关村创业。2017年8月14日,他的小包智工公司在清华科技园成立。
徐韬对小包智工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尽管在创业初期时遇到了重重困难。那时,他的公司没有知名度,没有业务,无人问津。但是,北京中关村的青年创业扶助机构帮助他一次次渡过难关,为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会,让他走出去结交更多的朋友、寻找更多的机遇,比如推荐他去杭州参加2017年全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9月,徐韬的小包智工参加了第五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现在,每天都有500多名工作者和300多个商家在小包智工的平台上招工、排班、上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加。徐韬信心满满地说,“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但是,我相信在大陆有梦就有明天。”
近些年来,大陆陆续出台了“31条”、“26条”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努力落实台胞台企与大陆居民和企业同等待遇。数以万计的有理想、敢作为的台湾青年跨越海峡到大陆追逐梦想,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施展着才华、展示风采。他们有的在高校刻苦学习,有的参与体育活动做志愿服务,有的远赴西部地区对口帮扶,有的在科技领域创业有成,有的用音乐架起两岸同胞沟通的桥梁……
历经13个春夏秋冬,一位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小伙子,努力在北京绘画着自己的缤纷岁月,他就是杨品骅,1982年出生于台湾花莲县吉安乡娜荳兰部落。13年前,他跨海峡而来,在北京生根发芽,他努力打造台湾少数民族产业价值生态链,通过音乐和民族文创开启了在祖国大陆的梦想之旅。乘着大陆出台“31条”惠台政策以及北京推出的“55条”惠台具体措施的东风,杨品骅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他说,我坚信,在祖国的这片土地上,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在长城等着你,等待你来赴心灵之约……”在2020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峰会上,杨品骅带领与会的两岸青年一起唱起了《请到长城来滑雪》,向台湾青年发出了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热情邀请。
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日前表示,大陆很大,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梦想的种子;大陆很暖,每一颗破土而出的梦想种子都会得到最好的呵护,青年始终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龙明彪还表示欢迎社会各界为两岸青年朋友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增进互信创造更好条件、搭建更多平台。他说,历史是由一代代年轻人创造的。我们相信,两岸青年在前进道路上携手同心、砥砺前行,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谱写无愧于历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