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炮战阵地到开放前沿:厦门大嶝今昔蝶变
新华社记者康淼、赵文才、付敏
40年,可以让一座小镇发生怎样的蝶变?
地处海上的厦门翔安大嶝街道,包含大嶝、小嶝、角屿三座岛屿,与金门一水相隔,最近处仅有千余米,是大陆离金门最近的地方。
40年前,这里弹痕累累,硝烟初散,是百废待兴、亟待重建的炮战阵地。
40年后,这里游人如织,产业集聚,是蓄势待发、引人瞩目的开放前沿。
三座小岛是如何在40年的时间经历了如此悬殊的角色转变?让我们从时光的镜头中寻找答案。
时光镜头一:“告别讲台,到前线去”
初秋午后,恍如明镜的太阳当空正悬。
院角,一株有些年岁的芭蕉树旁,年近八旬的摄影师郑水忠正倚坐在藤椅上,透过厚厚的老花镜,翻看一本封皮褪色的相册。
柔风习习,郑水忠泛起些许困意。他侧身端起茶杯,杯盖掀起,茶香沁鼻,淡淡水汽氤氲而起。恍惚中,那定格在泛黄照片上的炮火硝烟,也仿若随着水汽,弥漫开来……
1958年8月23日,随着一声“开炮”令下,驻扎大嶝的解放军前线部队万炮齐发,向据守在对岸金门岛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势,一场长达21年的炮战自此拉开帷幕。
炮战开始后,岛上部队因为工作需要,要找一位本地人在前线照相。出生在大嶝,且家人曾做过摄影师的郑水忠成了理想人选。但此时郑水忠已经走出海岛,成为县里一名公办小学教师,回岛照相,不仅意味着要放弃安稳的工作,还要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团长张桂喜去学校找到了郑水忠:“这是前线的需要,祖国的召唤,行不行?三分钟!”
一句“祖国的召唤”让所有的犹豫和顾忌都没了意义。郑水忠当天就办理了辞职,跟着团长回到了大嶝。
走下讲台,来到战场,放下粉笔,扛起相机,曾立志走出小岛的郑水忠,最终又回到岛上,一待就是大半辈子。
炮战期间,因为工作需要,郑水忠会接触到很多军事秘密。一次去角屿拍照,驻岛某连连长临时给了郑水忠一支手枪,并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知道的秘密太多,如果被俘,最后一颗子弹要留给自己……”
怀着这样随时做出牺牲的勇气,郑水忠无数次死里逃生,用镜头记录下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沧桑岁月。
记者旁白:炮战期间,仅13余平方公里的大嶝三岛,被金门守军用数百万发炮弹进行了“犁地式”轰炸。战场之上,像郑水忠一样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奉献的人,在大嶝还有很多。他们甘愿舍弃安稳生活乃至付出生命代价,选择在炮火中与海岛坚守的理由很简单:祖国召唤。
时光镜头二:“打不断的同胞情谊”
东方初晓,蜿蜒如带的金门沙滩被朝阳染成一线金黄。
海面上,一艘柴油驱动的小木船正从对岸远远驶来。村民张福江一边掌舵,一边机警地观察着金门海岸的动静。
船上高高隆起的油布下,是码得密实的蔬菜、瓜果和其他日用品。
金门岛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居民只能依靠台湾补给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由于金门、台湾相距遥远,运送补给的船只往来耗时长、费用高,且时常断航,岛上长期缺乏水果、蔬菜等生活物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炮战结束,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因为相隔不远,大嶝、金门居民常在退潮赶海时“偶遇”。很多大嶝居民会在出海时将金门紧缺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随身携带,利用“偶遇”的机会赠送或低价销售给金门居民,而金门居民也会带一些高粱酒等当地特产,回赠对岸同胞。
当时两岸关系仍相对紧张,像这样的“偶遇”或交易,一旦被金门守军发现,当事者常会面临牢狱之灾。张福江就曾两次被抓,在金门拘禁两个多月。但大嶝村民并未被吓退,因为“一来自己能赚点收入,另外这也是给金门居民提供方便”。
后来,每当天气晴好、海潮初落,就会有大大小小数百艘载满生活物资的船只穿梭在金厦海峡。淳朴无畏的大嶝人,冒险供应金门岛上的日常所需物资,用一艘艘渔船,串联起金门岛的“第二生命线”。
记者旁白:这种在金门守军严令禁止、严密监视之下进行的民间往来,恰恰反映了深埋海峡两岸居民心底的同胞情谊。此后,两岸之间的民间往来不断壮大。1999年,大陆第一家对台免税市场在大嶝开业,曾经的炮战前线逐渐发展成为大陆对台交流的前沿。
时光镜头三:“战时可以拆门板,如今也可以拆房子”
设计时髦,用材考究,10年前,张霞美家的新房刚一落成,就着实让同村人羡慕了一把。
如今又一次站在家门口,看着眼前这凝聚了一家人心血的房子,张霞美的心情却有些复杂……就在不久前,她在拆迁协议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盖房子借的钱,去年才还清。”张霞美言语中满是不舍,“可既然是国家建设需要,那该拆就拆呢。”
张霞美所在的大嶝阳塘村被确定为厦门新机场建设用地。未来,一座现代化的区域枢纽机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新机场将成为周边地区开放交流的重要门户和海峡两岸交流的主要机场,也将促进大嶝发展成为一座集高端制造、物流运输、航空设备维修研发等高科技行业于一地的空港新城。
不久之后,昔日炮弹往来交织的大嶝上空,一条条横跨四海、连接五洲的航线,将进一步拉近大嶝与世界的距离,曾经的海防前线大嶝将真正成为助力厦门与世界深度融合的开放前沿。
对于新机场的产业促进与经济拉动作用,村民们了解不多,但他们心里清楚的是,“只要国家需要,就一定全力配合”。
张霞美的父亲是炮战亲历者。她不止一次听父亲说起,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村民们拆下自家门板制成担架,冒着炮火在前线救治伤员的故事。
“当年我们可以为了支援前线拆门板,如今我们也可以为了国家建设拆房子。”张霞美说。
记者旁白:从战火纷飞的炮战阵地到联通世界的开放前沿,从战时为支援前线“拆门板”到如今为祖国建设“拆房子”——大嶝今昔开放发展的变化地覆天翻,但大嶝人为国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却在一代代传承中闪耀如初。
三组时光镜头,见证了三个时期的奉献与坚守。40年里,曾经炮火交战的前线,后来两岸交流的中心,如今对外开放的前沿——美丽蝶变在大嶝这片土地上接连呈现。
镜头变换,星移斗转,“又一个40年后,大嶝将变成什么样?”大嶝人说他们想象不出来,但他们知道,“只要一心一意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明天,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