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歌仔戏”三部曲的实践启示

编辑:张旭|2020-09-21 16:03:14|来源:光明网

编者按

 

日前,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歌仔戏《侨批》再次上演,因生动再现“侨批”这一当年闽南华侨华人的共同乡愁记忆广获好评。作为研习中心“歌仔戏三部曲”的第三部,它不由让人想起另外两部:《邵江海》《蝴蝶之恋》,此前,它们分获第十届、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二届“文华大奖”、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第九届、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一个小小的剧种,一个不大的研习中心,缘何捧得诸多奖杯?

 

非遗“歌仔戏”三部曲的实践启示

 

《侨批》剧照 资料照片

 

非遗“歌仔戏”三部曲的实践启示

 

《邵江海》剧照 资料照片

 

 

作者:武丹丹(《剧本》杂志副主编)

 

歌仔戏是福建漳州、厦门、泉州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闽南歌仔(锦歌)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可以说,歌仔戏是海峡两岸共同哺育的戏曲剧种。

 

在闽南语中,“信”被读作“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汇寄方式,闽南人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亲戚或者朋友在东南亚或海外侨居,因此,等待华侨寄信寄钱回家是很多闽南人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侨批”成为海外华侨的群体记忆和文化符号,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用一个“非遗”的剧种去讲述这一段文化记忆,别致而有风味,可以说这是最中国的故事,又是最世界的题材。《侨批》刚一上演,就有新闻报道“《美国侨报》关注歌仔戏《侨批》福建精彩献演”。

 

而出品单位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原厦门歌仔戏剧团)本身也非常有特色。剧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歌仔戏戏班“富金春”和“群声剧团”合并而成,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邵江海》《蝴蝶之恋》《荷塘蛙声》《渡台曲》等作品享誉国内,《邵江海》《蝴蝶之恋》获奖无数,剧目的有效积累成为其一大亮点。歌仔戏“三部曲”《邵江海》《蝴蝶之恋》《侨批》,以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华人共同喜欢的“歌仔戏”为载体,演绎闽南人跨越海峡、闯荡南洋的故事,寻找“闽南人”独特的精神个性,以及闽南文化播迁的文脉,其情其意已远远超越了一部戏的一般意义。

 

  剧目积累:本土题材与作者的资源优化和良性循环

 

《邵江海》以歌仔戏的一代宗师邵江海的生平入戏,写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歌仔戏的重大贡献,一把大广弦讲述了歌仔戏的前世今生;《蝴蝶之恋》则发挥歌仔戏剧种本身根植于闽南、形成于台湾、生长于两岸的历史特点,选取“梁山伯祝英台”这样两岸共通的爱情故事,与台湾合作,首开两岸合作剧目参与国家艺术展演并获大奖的先河,成为两岸合作成功的典范;而《侨批》则是深挖闽南地域文化,记录历史,联结起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历史与今天,并且一如既往地在创排过程中,为海峡两岸融合提供更多平台,最近的这次演出中,歌仔戏研习中心就与台湾戏曲音乐协会合作,共同演出。

 

三部曲讲述的都是闽南人自己的故事,题材跨越了闽南、台湾和东南亚,正好串联起闽南人渡台湾、下南洋的历史足迹。不得不说,在剧目的规划、创作和积累上,深入挖掘、开发本土文化,充分优化本土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更是充分利用本土剧作家资源,三部曲出自同一作者曾学文之手,作为三获中国戏剧曹禺剧本奖的优秀剧作家,曾学文在本身的戏剧文学创作之外,还是一位资深的闽南文化和台湾文化研究学者,他的艺术创作一直与文化研究和戏曲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剧作是在文化研究和戏曲研究中触发的灵感。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曾学文熟悉剧团、演员,和剧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彼此促进、彼此滋养,可谓是资源最优配置,这无疑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三部曲成功的重要原因。

 

  剧本创作:研究与创作互为动力

 

曾学文长年在闽南文化的沃土上深耕细作,对闽南文化、台湾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入,作为全国多个奖项的获得者,曾学文的创作几乎没有一部不是从闽南的历史文化里生发出来。他曾经在自己的创作谈里写到——我非常喜欢研究与创作互为动力的写作方式,因为这些研究,让我的写作有了宽广的历史和文化的依托。

 

因为完成了《歌仔戏史》的写作,曾学文让他的剧本《邵江海》,不单纯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且与歌仔戏的命运,与日本占领台湾,与厦门的大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蝴蝶之恋》则因为其对台湾文化的研究,让作品与海峡两岸时代命运紧紧相连;《侨批》因为闽南文化的浸润,写就了一部闽南人“下南洋”的历史选择。

 

每部戏都由真实的历史和人物出发,再由个体的命运与时代潮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达更宽阔的历史空间,也因此有了更深厚的文化根基。因为有了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他常常把人物放置在大的历史社会变迁中去展现命运,既可以让他能从容地吐纳心中的爱意和眷恋,也因为在大的历史社会变迁中,更能表达人物的生存状态,探讨精神的价值。同时,历史与文化研究让他的笔下充满着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并且不是外贴上去的民俗色彩和文化特色,而是从人物、从文学剧本内里通体散发出的文化精神。

 

所以,我们的剧作家对题材研究有多透,剧本的内涵也才有多深,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品牌意识:保持特色与发扬优势

 

作为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的特殊象征,歌仔戏是中国三百多个剧种中,唯一根植于闽南,形成于台湾,生长于两岸的地方戏曲。由于它的孕育、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的脚步,在台湾播下的同根文明。百年历史让它背负了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重负。可以说,一部歌仔戏史,就是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因为处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沿,厦门成为闽南歌仔戏艺术探索、创新的先锋,歌仔戏理论研究与艺术评论的基地。因此,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尤其注意自己的品牌形象,除了保持比较高的出品品质之外,更在保持剧种特色,发扬剧种优势方面坚持不懈。

 

三部曲中的《侨批》,作者充分挖掘了“侨批”这一历史文化记忆本身的历史底蕴、文化含量,既是主人公黄日兴本身的人生抉择史,也是侨眷们的感情守望史,同时还是南洋与唐山的社会发展史;既是对闽南本地文化的开掘,更充分彰显本地剧种的特色。歌仔戏本身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背思调”,更有忧郁哀伤,如泣如诉的“哭调”,特别适合表现这样情感浓烈、婉转曲折的故事;而歌仔戏的身段做表也颇为生动,极具民间性,黄日兴逃跑时候的“芭蕉叶舞”,矿工们围着看布袋戏的“鞋帮舞”,都充分利用了闽南当地的文化元素,巧妙地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充分融合,将日常生活的动作转化为舞台动作,同时一曲似乎无处不在的闽南民间小调“茉莉开花白丝丝,半夜做梦想抱伊,茉莉开花白丝丝,离乡最苦想妹伊……”让人充满惆怅与无奈。

 

这样富于地域色彩与当地文化的元素的加入,唤醒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保持了剧种自身的生命力,使其散发出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魅力。认得清自身特色,抓得住自身优势,对于一个剧种,对于文化传承,都是通用的不二法门。“歌仔戏三部曲”为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完成了品牌建设的使命,而它本身,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完成了一次最好的保护与传承。这种一举数得的实践可谓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