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台企复工记(一):冷链物流 领“鲜”一步
今年2月28日,为落深、落细、落实中央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厦门出台《<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政策的申报、办理程序。在“后疫情时代”,“26条措施”实施细则的助力,让深耕厦门的众多台企,实现了高质量复工复产。来自台湾基隆的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可琪,就带领企业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
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仓库 庄杨筱/摄
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首批进驻厦门翔安火炬高科技园区的专业台资物流公司。作为创始人的宋可琪,引进台湾技术经验,推动厦门冷链物流领“鲜”一步,她也见证了厦门在两岸冷链物流标准共通上的领先一步。
疫情之下:挑战、机遇、责任
宋可琪的公司从大年初三就重启运转,全程参与了厦门疫情期间的物资运输。“这其中既包括防疫物资的进出口,也包括本地民生物资的保障。”宋可琪说,在特殊时期,接到特殊任务,是一份责任,而作为生活在厦门的一份子,“菜篮子”产品和重要生活物资的运输畅通,也让她感到安心。
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可琪接受采访 庄杨筱/摄
“在这背后,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努力,我们也是民生物资保障的配合单位之一。”宋可琪告诉记者,春节以来,正旸物流承担了厦门500多家超市送货的业务,共计运送大米、生鲜等民生物资1163万元。
“我们公司现在复工复产基本上达到99%,客户的恢复状况非常好。”宋可琪说,虽然受疫情影响,企业业务增长幅度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上扬阶段。
在宋可琪看来,疫情之下,企业既面临挑战,也能够抓住机遇,“疫情帮我们淘汰了一些非‘一线’客户,更注重品质的客户,也更愿意导入我们的新技术。”
冷链物流:从“老三样”到“新标准”
早在2009年,宋可琪就看到了厦门冷链配送市场的空白所潜藏的巨大商机。当然,“拓荒者”要面临的挑战并不简单,“为了更好地控制冷冻、冷藏的温度,需要专业的蓄冷设备,而这一技术的导入,势必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一开始,有些渠道商并不乐意。”
但随着市场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重视不断提升,冷链物流技术和标准在厦门得以成功落地。从2013年开始,宋可琪陆续引进台湾的冷链物流技术,实现了从“老三样”到“新标准”的转变,成功领“鲜”一步。
宋可琪向记者介绍蓄冷设备 庄杨筱/摄
“以前使用泡沫箱、冰袋、棉被,现在是用蓄冷片、蓄冷箱、蓄冷柜,通过冷源、设备、配送,在保障食品安全性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宋可琪说。
冷冻仓库内,工人正在往多温层箱中码放货品(海峡卫视供图)
宋可琪还率先在厦门引进台湾的多温层共同配送模式,并且推出了太阳能冷链城市配送车辆,提供了“绿色环保”新模式。
如今,登陆发展十余年的厦门正旸物流公司,已经成长为服务多家两岸知名企业的综合性物流体。如何让地方性冷链标准,成为省标、国标,实现两岸行业标准互通,成为了宋可琪最关注的事儿。
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惠及企业和人才
根据“26条措施”的有关规定,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共同促进两岸标准互联互通。
从冷链物流技术的领“鲜”一步,到两岸冷链物流标准共通的领先一步,“厦门经验”得以逐步积累。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振良接受采访 黄咏绸/摄
“厦门在两岸行业标准互联互通上,一直都是先行先试。”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振良介绍,2011年厦门就成为首批“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之一。2014年,厦门专门成立的“两岸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组”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厦台资企业,以及厦门市物流协会等,开始共同开展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的研制。
宋可琪作为“两岸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组”吸纳的7名台胞之一,全程参与了两岸冷链物流标准的引进、落地、实施和拓展,“能够见证两岸食品冷链物流合作的发展,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恩。”
工人正在仓库内装卸货物 庄杨筱/摄
宋可琪相信,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对于台企和台干的落地都至关重要,“只要两岸的标准和执行层面相同,企业落地就更容易,人才引进也更容易。”
两岸标准共通所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行业越来越多——这是宋可琪的期待,“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海峡之声记者 庄杨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