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一直走在“独”的路上,差别只是脚步快慢
疫情期间滞留湖北的台胞被民进党当局双标对待。(图片来源:台媒)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针对两岸关系新形势,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余元杰认为,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一直走在“独”的路线上,今年1月公告的“反渗透法”更形同把大陆当成“敌国”,近期以来,从炒作旅行证件改名、台湾中华航空“正名”、美国通过“台北法案”、张经义事件等事件观察,民进党当局虽没有高举“一边一国”大旗,但仍不偏不倚地走在”独”的路线上,只是随着时势发展,脚步或快、或慢而已。
余元杰从五个事件案例分析了民进党当局的行为:
首先,通过炒作“防疫成效”、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攻防等,凸显“台湾有别于中国大陆”,接着,泛绿的“时代力量”智库3月29日公布最新民调,指称有高达74.3%的受访民众,支持将所谓“台湾护照”上的英文名去掉“CHINA”相关字样,改为“TAIWAN(台湾)”,避免被误认为中国人。
其次,将台湾华航更名为“台湾航空”一事,台湾已有超过4万人连署。可能因为“更名”将立刻撼动华航生存根基,或是民进党当局另有考虑,才让官员暂时没有进一步的推进动作,实际状况并不明朗,这还需进一步探究。
第三,3月26日,特朗普签署“台北法案”,在美国和台湾并无所谓“邦交”的情况下,美国国会以法律规范,迫使行政部门思考,如何让台湾地位渐渐迈向“正常化”。
第四,台湾陆委会决定援引所谓“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对台湾籍的东方卫视记者张经义开罚,呼应了今年1月实施的“反渗透法”。在所谓“敌对势力”、“渗透”定义模糊的情况下,岛内执政者对所谓“国家认同”、“忠诚度”、“统战”、“国家安全”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解释权。
第五,今年2月11日台湾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先是宣布,考虑人道精神和人员防疫管理,将有条件开放陆配子女入境。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第二天却召开记者会,撤回台湾陆委会所宣布所有相关陆配子女回台入境政策。陈时中更强调:当初没有选择台湾户籍,就要承担自己的选择。这一方面凸显了民进党当局内部沟通出现状况,更严峻的是,显示整个民进党的党政系统中,对于两岸政策,鹰派势力实已居于独大的局面。
余元杰解释,2020年以来的4个月里,从这5件个案的发展与转折,可以看出民进党对两岸关系采取的强硬立场,甚至以所谓“敌对国家”对待大陆,并且对大陆百万台胞产生了恫吓寒蝉效应。由此可见,民进党当局在完全掌握立法、行政的绝对优势下,持续从内、从外的往“独”的方向推进,只是可能因应一时的情势需要,才会调整步伐的快慢而已。
台湾某些势力主动把大陆当成所谓“敌国”了,还能期待什么?“台独”分子不断试图挑战大陆底线,后果是极其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