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中,我们看到哪些不一样
5月1日,游客在故宫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流动的中国”又回来了。今年的“加长版”“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连续4天单日旅客发送量突破百万人次,假期首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超2300万人次,600岁的故宫迎来了恢复开放后的首批游客……假期一到,人们走出家门,拥抱山河湖海,沐浴温暖阳光。
城市的“夜”又热闹起来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穿汉服戴口罩的“小姐姐”们走上街头自拍;重庆洪崖洞景区,翻滚的火锅冒出一阵阵热辣香气。支付宝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夜经济”加速回暖,假期前三天消费比清明假期增加30%。服务业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这个假期里我们看到,各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在加速推进,街巷之间,烟火气在慢慢升腾。
5月5日,游客乘坐索道在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的蒙山龟蒙景区游览。 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5月1日至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新业态新模式“火”起来了。今年“五一”期间,“云”端消费势头依旧强劲。“五五购物节”开启,天猫上海商品1分钟成交破亿元;菜鸟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3天,全国产生的物流订单量同比增加45%。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在线办公、互联网医疗……疫情期间,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困难的另一面往往是机遇。练好新本领,拓展新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就能化危为“机”,闯出一片新天地。
由于疫情原因,这个“五一”假期注定与以往不同。戴口罩、测体温、预约参观、限量游览……手机里,人们多了一个健康“绿码”;餐桌上,公筷公勺成为新标配。因为知道今天的向好局面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更加懂得,不论走到哪里,安全与健康都是最美的风景。
在全国上下同心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经济复苏“进度条”加载得越来越快。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让社会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常,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更加紧迫的任务。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中寻找新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风险挑战就阻挡不了我们发展的步伐。
5月5日,人们在武汉东湖绿道游玩。“五一”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共接待游客735.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3亿元,人均花费约333.4元。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今日立夏。最不平凡的2020年春天已经过去,等待我们的将是挥洒汗水的一个火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