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不断挑动两岸敏感神经,给台湾经济军事上带来极大压力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0-04-29 15:30:17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在这次新冠肺炎防疫中,民进党当局自诩“防疫模范生”,于是整个岛内社会弥漫着一股“台湾第一名”氛围。这氛围也让泛绿各级民代认为民气可用,近期挑动两岸关系敏感神经动作频频,包括华航、证件更名等等议题就是如此。但要思考的是,疫情总会过去,当国际社会回复平静,回归到讲究实力原则,绿营这些动作会不会引来反效果,让台湾在两岸和国际空间上都更被限缩,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点。
香港中评社指出,针对华航和证件改名议题,台立法机构28日将各党团的提案排入“立法院会”讨论事项。但由于各党所提的版本主张有所不同,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期盼通过共同协商研拟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因此相关提案经大体讨论后,皆径付二读并交付协商。
依协商规则,只要宣告交付协商的议案,一定至少要开过一次党团协商,一个月后才能在“立法院会”中被处理。而如果负责召集协商的民进党团,对于这两个议案没有动作,那议案就会躺在那不动,此举看出显然绿营仍有顾虑,拉下协商后,可以视未来一个月的舆论风向好坏,来决定怎么处理。
中评社指出,民进党在观察的,当然是这一波疫情未来的走向。民进党这次疫情强打“台湾可以帮忙”口号,借着捐赠各国口罩和医疗物资等,希望能打开台湾的国际空间,且更拉紧和美国的关系。而在两岸关系上则继续强打“去中”“反中”,除了至今仍称“武汉肺炎”,不称新冠肺炎外,还借着疫情名义,在国际上推所谓“一中一台”。
民进党当局这些动作目前有美国加持,看似一路扬帆前进,但在疫情过后,挑动两岸敏感神经的结果,可能换来的是对台湾经济和国际空间甚至是军事上的极大压力,这些种种后果可能不是一般岛内民众能够预知的,但民进党当局不会不知道。疫情过后,台湾应该走向何方,这是民进党当局接下来需要思考的。
相关新闻
- 2020-04-28陈士良:回归“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才可能缓和
- 2020-04-29“寒潮”来袭,台湾经济何去何从
- 2020-04-29忘充钱了?台湾被《纽约邮报》称“中国一省”,玻璃心又碎了!
- 2020-04-29台又自嗨?美卫生部长公开发文未提台湾参与世卫话题
新闻推荐
- 赖清德即将窜美“朝圣”,“台独金孙”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飞行2.25亿公里来到地球 这块石头被拍出530万美元天价2025-07-18
- 免签“朋友圈”又双叒叕“+1” 出入境旅游“说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话,读懂这五年商务高质量发展2025-07-18
- 感悟抗战史诗!160余位驻华外交官参观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2025-07-18
- 团结才能共赢 携手方可共进——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