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会不会再致疫情爆发?“三道防线”加强抵御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3-25 12:19:40 | 来源: 央视网 |

3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有关情况,并请相关疾控专家和医疗专家回答了媒体提问。
“三道防线”抵御境外输入
从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征以来,国际疫情的快速蔓延导致境外输入风险一直持续增加。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3月23日,国内新增确诊病例78例,其中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本土确诊各1例,境外输入74例。根据世卫组织最新通报,全球确诊病例已突破30万例。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境外的输入病例会不会导致本土的第二次大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表示,现在全球新冠肺炎还在继续蔓延扩散,但我们已经建立了“三道防线”,能够很好地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海关是第一道防线。境外感染者在入关时,海关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症状,以及对过去40天旅行史的审查,可以把有症状者或者出访前已经有症状者筛查出来,直接送到指定医疗机构治疗。第二道防线是入境人员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如果处在潜伏期的进来了,通过14天的观察期就能够发现。万一第一道、第二道还有漏的,出现症状以后,总要到医疗机构就诊,这是第三道防线。我们的医务人员已经有了这个意识,一旦有病人很快能够诊断治疗。
吴尊友表示,目前为止,输入病例基本堵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兜底的第三道防线还没有发现病人,所以,“三道防线”应该能够很好地防范输入病例造成再次流行。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造成传播扩散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造成病毒的传播扩散?
吴尊友认为不会。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通常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进行采样检测,发现了一些人PCR阳性,但并没有症状。对密切接触者不断地观察,有些人慢慢就出现症状了,很快被送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就变成了确诊的病人。还有一部分直到观察结束也没有出现症状。不管是出现了症状还是没有,无症状感染者都已经纳入隔离观察,而且隔离观察都是独立的,一旦发现症状马上转到医院,所以不会造成社会上的传播扩散。
低风险地区外界环境没有病毒
现在,一些低风险地区,一些党政干部出席会议的时候带头摘下口罩,这是不是鼓励公众在外出活动时摘下口罩,这么做会不会增加疫情反弹的风险?
吴尊友表示,随着我们国家疫情的控制,不同地区按照疫情的轻重缓急分成高中低,对于低流行地区,应该说环境当中基本上没有病毒,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国家卫健委专门发布了公众科学使用佩戴口罩的指引,大家在家里,在空旷的外部环境里没有必要戴口罩。一般人群如果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备好口罩,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和人流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要戴口罩加以保护。
现在很多低风险地区正陆续开学,外界环境当中没有病毒,学生和老师经过长时间居家隔离,也排除了潜伏期感染的可能,在学校里,最主要的是做好每日监测,监测体温、监测症状,如果出现体温和症状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和卫生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相关新闻
- 2020-03-19北京进一步严格管控 境外进京人员需集中观察14天
- 2020-03-24北京市对北京入境人员全部隔离观察全部核酸检测
- 2020-03-20北京:已建立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149处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