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静涛:回顾台湾“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建设
日本殖民文化的毒害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长达50年之久,影响了台湾两代人。“日据”时期,台湾基础教育逐渐普及,儿童就学率逐渐升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台籍儿童从1920年的25%提高到1943年的71%。从教育的普及,教育设施的增加,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标准来看,与中国大陆相比,“日据”台湾教育有一定正面作用。
必须指出,台湾总督府发展教育,是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负面作用十分明显。
一是,从教育目的看,台湾总督府大力发展初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了培养可供日本殖民者榨取的中下层技术工人,导致台籍学生得不到全面教育、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上,日本殖民者推行同化教育,灌输日语及日本文化。中学教育,着重职业技术教育,防范台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从教育的内容看,台籍学生得不到中华文化的教育,代之以日本文化,使台湾人变成为日本忠实的奴仆。为了升学求职,台湾青少年不得不努力学习日语。日语成为他们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工具。
三是,从教育的体制看,推行不平等的差别教育,台籍学生遭到差别待遇,缺乏教育均等机会。在小学教育中,专收日籍儿童的小学校相对于专收台籍儿童的公学校,师资力量较强,经费较多。教育程度的差别一直存在。
四是,从培养高级人才看,日本殖民者限制台籍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徒使其能做而不能思。1928年,台湾总督府创设台北帝国大学。台北帝大教师及学生中日本人占多数,台籍学生主要学医,攻读法政、理、工、农的人很少。1944年,全校台籍学生共有85人,医学部台籍学生高达80人。
陈仪决心铲除日本殖民文化
《开罗宣言》发表后,国民政府开始筹划台湾的收复工作。1944年3月中旬,蒋介石在“中央设计局”辖下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作为研究收复台湾的职能机构,任命陈仪为主任委员。
陈仪在福建省主席任内,组织人员,对“日据”下台湾展开大规模考察,并于1935年10月亲自赴台考察,是国民党高层官员中少有的“台湾通”。陈仪在肯定日本治台有若干长处的同时,对日本在台湾的殖民教育持彻底否定的态度。
陈仪指出,收复台湾以后,必须消灭殖民主义,在文化教育方面,“(1)彻底铲除过去不平等的教育制度,凡是台人,受教育的机会,完全均等。对于高等教育,不但使一切台人,均有机会受教育,而且须充分发展”。“(2)日本化的教育,必须铲除。收复台湾以后,使学生学习“国语”,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学生发展国家思想,与民族意识,是教育上最重要的三件事。”
对台湾总督府体制、统制经济、技术法规、农业改良,陈仪认为有可取之处,可为我所用,而日本教育、文化则是毒害人,必须彻底铲除,而不是容忍其存在。
1945年3月,陈仪等人草拟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通过审核,主要内容有:“接管后之文化设施,应增强民族意识,廓清奴化思想,普及教育机会,提高文化水准”。关于接管台湾教育的大政方针,陈仪做出了初步规划,决心将中华文化和教育推广到台湾,彻底铲除日本殖民文化,废除歧视性的殖民地教育,造福台湾人民。
台湾教育的祖国化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将原有的台湾总督府改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其他基本上沿袭旧有的行政架构。
11月3日,陈仪在第一次孙中山纪念周谈到台湾的施政方针:“施政方针,分消极积极两方面,消极方面,在解除人民的痛苦。”“积极方面,在根据三民主义,为人民谋福利的增进,要做到这,途径很多,我今天先举其最重要者:第一,增加台湾同胞受教育及服务的机会。”“我在福建时,主张教育机会平等,工作机会平等,现在对于台湾,亦要实行这个主张。一面增加台胞受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尤其要增加学生。”
重建台湾的工作分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心理建设。心理建设就是重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使台胞掌握中国的语言文字,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化的心理层面较为保守,是文化的灵魂,变革的幅度与难度超过了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教育的重建是实现心理建设的最主要的途径。
“光复”初期台湾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可分为三个时期。1945年11月至1946年3月,为接收时期,长官公署建立教育行政机构,指定接收教育机关,设法使各学校继续上课,确立台湾省教育方针,作为重建教育的依据。1946年4月至7月,为调整时期,台湾省教育处依照既定方针,从事调整及推进台湾省教育的准备,开始变“皇民化”教育为祖国化教育。1946年8月至12月,为祖国化教育的实施时期。
台湾省教育方针一反日本的殖民地教育政策,推行“中华民国”教育政策,主要内容是:1、阐扬三民主义。就教育职能而言,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2、培育民族文化。台湾文化属于世界性的有相当的成就,但属于中华民族性的却未得到发扬,培育工作乃当务之急。3、实施教育机会均等。台湾重归祖国怀抱,实施教育机会均等以满足台湾省学子求知愿望,实为教育的大政方针。
各级教育的重建
1、初等教育
学制改革,废除了不平等的日台双轨制。台湾省教育处第三科接收“国民教育部”及下属学校,计有“国民学校”1099校,“国民学校”附设高等科254所。其中属于各州厅的,由各州厅接管委员会接收。属于各市的,由各市政府接收。属于各师范学校的,由各师范学校接收。还有“国民学校”的分教场,及少数民族的教育所,接收后改设“国民学校”,讲授同等课程。“国民学校”的高等科为日人限制台籍儿童升学的特殊设施,接收后全部停办,增设县立初级中学。“教育处”规定“国民学校”的校长一律由中国人担任,积极甄选师资,以补充日籍教员的缺额;清理教育款产,改正教育设施,订定划一办法,使台湾省教育措施渐趋合理。
1946年8月,根据“教育处”第三科的统计,台湾省共有“国民学校”1048校,班级13524级,学生890597人(其中逾学龄的学生15429人),教员14859人。全省学龄儿童1062527人,其中已就学的875168人,占82.37%。失学的187359人,占17.63%。
课程调整。光复后,“教育处”通令废止不合理的一、三号课程表,改订台湾省暂行课程标准:1、“修身”改为“公民”,“理科”改为“自然”,“习字”并入“国语”,“工作”改为“劳作”,废除“武道”一科,清除皇民化、武士道的内容。2、“国语”、“国史”、地理的名称照旧,但其内容改采中国语言、史地,教学时间较“教育部”颁定标准略有增加。3、农、工、商、水产及家事等科为旧制的优点,仍予保留。农、工、商、水产由五、六年级学生任选一科学习,家事由高年级女生修习。4、自然科学时数照旧。
教材更新。台湾“国民学校”最初使用暂行课程,使科目名称与教育部颁定标准一致,使对中国文化陌生的学生加速认识祖国。为因应台湾所订的暂行教学科目及时间,以适应接收初期的特殊需要,台湾“国民学校”无法采用“国定本”和审定本,长官公署特设“国民学校”教材编辑委员会,负责选择与编订学校教材,限于人力、物力、财力,仅重编具有民族精神的“国语”、历史、地理科目,余采翻印、翻译、选用等方式因应:1、编印。1946年8月,由教材编辑委员会编辑,“教育处”出版了《初高级小学国文》、《高级小学历史》、《高级小学地理》,1946年3月份出版了《初级小学常识》等。2、翻印。“国定本”小学各科课本,可适用于台湾省者,选定翻印,另编补充教材以应需要。3、翻译。整理及实用科目由日据时期的旧课本,择要翻成中文并酌予增删。4、选用。选定各书店出版的适用审定本,商请原出版书店运台销售或由教育处代购分发。
台湾省编译馆计划编写的教科书有:光复初等小学教科书,如“国语”、常识等;光复高小教科书,如“国语”、历史、地理等;光复初中教科书,如“国文”、中国史、外国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等;光复高中教科书,如“国文”、中国地理、国学概论等。
以台湾省编译馆编写的初级小学适用课本《国语》为例,第一篇课文是《我们是中国的少年》,全文如下:“我们是中国的少年,民族复兴的责任,放在我们的双肩。伟大的时代,给我们严格的训练。我们的身体,象狮子一样的健;我们的意志,象钢铁一样的坚。只知挺进,不知苟全。没有畏缩,只有向前。向前!向前!向前!争世界的正义,求民族生命的绵延!我们是中国的少年,我们是中国的少年!”台湾儿童自幼背诵此类课文,做一个中国人的尊严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们的中华祖国意识逐渐型塑起来。
台湾“国民教育”的方向,一是普及“国语”,使台湾青少年能够会说“国语”、会写“国文”,二是重新认识中华祖国,了解祖国史地,真正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尽管任务非常艰巨,毕竟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2、中等教育
接收中等学校。日本人统治时期,中等学校有公立中学校18所,高等女学校20所,实业学校25所,总计公立中等学校63所。台北市区就有11所。光复后,接收工作开始,台湾省教育处在学校行政及经费方面订定《省立各校接收须知》及《新任校长接收须知事项》,作为接收人员前往接收的依据,接收人员对于校产及经费必须点收清楚,列册报核;对于日籍人员的征用必须依法办理;对于学生的课业必须照常维持;对于不合国情的教育环境必须立即撤除,重新布置。
课程调整。把每学年分为三学期调整为二学期。1946年2月1日至7月31日为1945年度第二学期。初级中学分三学年,一年二学期,每周教学总时数31学时,教学科目有公民、体育、童子军(改授“国文”)、“国文”、算学、自然科学(博物、生理及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改授“国文”)、图画(改授“国文”)、音乐、选修时数(改为必修英语)。其中,一周“国文”6个学时(第一学年),第二、三学年改为5个,加上童子军、劳作、图画的各2个学时,共计有12个学时,加强对“国语”的学习。英语有3个学时,算学有3个学时(第一学年)、4个学时(第二、三学年)。史地二科教学总时数,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占六分之五,外国史地占六分之一。
高级中学分三学年,一年二学期,每周教学总时数31学时,教学科目有公民、体育、军事训练或家事看护(改授“国文”)、“国文”、外国语、算学、生物、矿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改授“国文”)、图画(改授“国文”)、音乐。其中,第一学年,“国文”5个学时,外国语5个学时,军事训练或家事看护3个学时,劳作2个学时,图画1个学时。一周“国文”实为11个学时。
教材更新。初高级中学课本,教育处规定一般用部颁教材,如初中“国文”乙种6册,七联处出版。不同处,初级“国语”文选,甲种一册,教育处出版;初中“国文”乙种6册。初中中国史,甲种4册,周予同主编;初中中国史乙种3册,教育处出版。高级“国语”文选一册,教育处出版。
中华文化教育影响深远
陈仪团队对台湾总督府的行政体制、统制经济采取了吸纳、维持的方针,而对台湾总督府的教育政策则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去除殖民教育,强力推行祖国化教育,变革较为彻底,对台湾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一是,台湾青少年开始接受祖国化教育。由于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很少,这对他们是极大的伤害。台胞回到祖国的怀抱,接受中华祖国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的国民。长官公署采取强制手段,大力推行祖国化教育,将中国战时的教育体制全盘移植到台湾,增加“国语”、中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课时、内容,使台湾青少年努力认识祖国、了解祖国,迅速接受与大陆青少年相同的教育,身心早日与大陆青少年一致,开始了解中华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土地、坚韧的人民,逐渐融入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真正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
二是,台湾青少年开始学习“国语国文”。长官公署强力推行汉语汉文,增加中小学“国语”课时、内容,大力推广“国语”,以强制手段限制、甚至禁用日语,开始普及“国语”,逐渐使台湾青少年能够会说“国语”、会写“国文”。这对台湾青少年认识中华祖国非常关键。
三是,台湾青少年终于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陈仪团队同情台湾人民的不幸遭遇,视台胞为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废止歧视性的殖民教育,中国的全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平教育制度得以在台湾落实,开始推行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高中3年制、大学4年制的学制,课程、课时、课本与大陆渐趋一致,台湾学生求学不再受到性别、出身、地域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专业。
四是,台湾省高等教育获得长足的进展。陈仪团队大力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以服务新台湾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长官公署及教育部改设台湾大学等高校,扩大系科,发展人文专业,培养台籍师资和学生,努力为台湾培养全面发展的中高级人才,台籍学生入学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专业的限制、种族的限制,获得了均等的高等教育机会。台湾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发展、良性发展。
在充分肯定“光复”初期台湾祖国化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台湾教育接收与重建中的不足之处。
一是,对重建台湾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与台湾的政治机构、厂矿企业的接收与重建相比,台湾教育的接收与重建更为复杂、艰巨。陈仪团队来到台湾,迅速实施教育的重建,强硬推行各项政策,不顾是否可行、能否推行,急于求成。台湾人民在思想上与感情上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放弃一种早已习惯的教育体制与内容,去接受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与内容,有些无所适从。
二是,准备不充分。限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因素,因战后各地需求人才,自大陆赴台的中小学教师为数甚少。因推行“国语国文”、中华史地的教育,急需一大批这方面的专才,缺乏中小学教师、教材,短期内使祖国化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大打折扣。
以教材为例,中国大陆“国民”学校课本一律采用“国定本”,各中学除采用“国定本”外,酌量采用各书局审定本,台湾省以此为原则,统一“国民”学校课本。中学课本拟采用“国定”及书局出版的审定本。
因台湾情形特殊,“国定本”及审定本不适用,由“教育处”另行编印,以应需要。由于未做好充分准备,教材缺乏,1946年初,台湾各“国民学校”课本多不一致。教科书卖价过高,增加了贫寒人家的生活负担。
日语作为一种学习西方文明的工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汉字古文并不易学,加上缺乏高水平的“国语”教师、教师水准不一。因缺乏教材,“教育处”不得不沿用一些“日据”时期的旧教材。台湾人民从日本文化系统突然被迫接受中国大陆的文化系统,面临着种种碰撞与不适,又遭到“奴化”等负面看待,心中不免产生抵触情绪。这种缺陷在“二二八事件”中充分暴露出来。直到1949年大批大陆技术专才撤往台湾,才完全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的师荒问题。
三是,国民党党化教育的负面导向。陈仪团队在台湾推行祖国化教育,在制定新的教育方针、组建教育机构、编选教材、选聘师资等方面,有意无意中都是在推行国民党的党化教育,为国民党政权统治台湾服务,带有浓厚的国民党党化色彩。以国民党“教育部”编选的教材为例,充斥着“三民主义”、“总裁训词”、四维八德之类的说教,夹杂着反共、反人民的说词,有鼓吹封建陈腐的内容。台湾青少年在思想意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接受国民党的党化教育,从小接受“反共宣传”,固然可以学习中华史地,也受到国民党政权的误导,不知道在祖国大陆,除了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外,还有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指明了新中国的正确发展方向。(作者:褚静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