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配,你在他乡还好吗?
近日,台湾有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是这么写的:“每天只给70元,陆配惨收垃圾维生”。这样的新闻在岛内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几年两岸关系大开倒车之际,“大陆配偶”这个群体隔三差五就被民进党政客拿来消费。两岸同胞应该还记得去年民进党民意代表蔡易余因“东亚青运举办权被取消”而在其“脸书”高调发表歧视陆配言论。此话一出,无疑是对于大陆在台配偶的再次霸凌伤害。时至今日,没有听到蔡易余发表任何道歉声明。这只是陆配群体在台境遇的一个缩影。大陆配偶在台湾不仅在新闻中被归类成“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又被民进党政客歧视对待,两岸同胞都必须正视大陆配偶在台湾的权益问题。
台湾陆配与相关团体到街头声援陆配取得身份证年限从 6 年改为 4 年修正案,并抗议民进党翻案阻挡。(来源:中时电子报)
回顾两岸通婚三十余载历史,其实许多大陆女性嫁到台湾生活是非常辛苦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当局每年都有陆配入台配额的限制。大陆女性就算在大陆结婚领证登记了,还得苦等一段时间才能到台湾与丈夫团聚。加上当时陆配来到台湾不准工作,因此早期来到台湾居住的大陆配偶在台人生地不熟,加之政策上的严苛限制,基本权利比外籍劳工还差。
走过三十余载后的今日,两岸婚姻的政策经过多次修法虽然放宽了许多,但是陆配在申领台湾地区身份证和参政上仍有严格的限制。
下面这张台湾媒体发布的图表反映出在取得身份证、团聚期、入台面谈、工作等多项指标中,陆配待遇均与外配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说,这套审查机制摆明了就是针对大陆配偶。比如,外籍配偶四年就可以申领到台湾地区身份证,而大陆配偶却需要等待至少六年,且必须要在取得身份证后满十年才可以考公务员和具有参政权利。在台的30万大陆配偶中,取得台湾身份证明文件的仅有12万人。台湾当局在政策上仍然对大陆配偶有严格的歧视性政策,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陆配在台生活保障不理想,工作待遇不如心,公权力遭到限制,健保总是矮人一截。
蔡英文曾表示,落实族群平等、支持多元文化是民进党长期以来的施政目标及基本价值。而台湾当局说一套、做一套,实际做法分明是朝着撕裂族群的方向走。
近年来,大陆经济蓬勃发展,偏偏两岸关系不断恶化,导致眼下在台湾出现了一股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大陆配偶决定放弃台湾户籍,打算拖家带口搬回大陆。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会长钟锦明曾对媒体透露,最近几个月来,咨询“如何放弃台湾户籍,想要一家回大陆生活”的案例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2003 年以来,每年从大陆及港澳地区移入台湾的配偶平均超过 1 万人,但民进党执政以来,这一数字持续下跌,2016 年为 9600 人,2017年为 8200 人,2018年则只有 7000 人左右。
大陆经济发展之快与台湾经济日益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放弃台湾户籍回大陆生活,是民心之所向。有数据表明,新近结合的两岸配偶中,选择在大陆长期居住的群体呈现上升态势。
8月7日,在福州举行的两岸集体婚礼上,来自福建平潭的施强(右)为他的爱人、台中姑娘陈昭欣整理头饰。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为了争取自身的权益,大陆配偶史雪燕于今年7月27日发起成立“中华两岸婚姻家庭服务联盟”。联盟由来自岛内北、中、南及金门地区的40个大陆配偶团体在台北共同成立。该联盟最大的宗旨就是“争取陆配权益,以陆配幸福为己任;追求两岸和平,让家乡和故乡以社会和谐为无憾。”史雪燕作为该联盟的创始人,是极具指标性的人物----因为她是以大陆配偶身份代表国民党参选县市议员的第一人。虽然最终不幸落败,但也让广大台湾同胞看到了大陆配偶的活力和突破。
每对两岸联姻人都是一座两岸和平的桥梁,是“两岸一家亲”理念具体实践的最佳典范。虽然两岸婚姻特别是大陆配偶在岛内这些年来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看到“中华两岸婚姻家庭服务联盟”的成立,看到两岸各界有志之士一直在推动两岸婚姻往好的方向发展,大陆各地出台了那么多与“31条”配套的政策和法规,我相信两岸婚姻未来会越来越好。
(作者系台湾网友罗鼎钧投稿,他目前担任沈阳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