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博物馆文创:当文物撞上美食

编辑:王瑞颖|2019-08-27 15:51:50|来源:中国青年报

“好吃”的博物馆文创:当文物撞上美食

 

圆明园荷花冰淇淋。

 

“好吃”的博物馆文创:当文物撞上美食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巧克力。

 

“好吃”的博物馆文创:当文物撞上美食

 

颐和园的“颐和八景”糕点

 

如果你只知道博物馆的“网红”文创有口红,那已经落伍了。毕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凝聚于文物,它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载体——中华美食。当文物撞上了美食,那画面太美。

 

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多月,许多博物馆早已按捺不住。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发了“如意糕”,以“乾隆御题如意”的端首为主体造型,表面浅浮雕两条水中跳跃的鲶鱼,谐音“年年有余”。“如意糕”的造型很传统,口味很现代:浓情摩卡、黑巧奶酪、蔓越红梅、浓香芒果、抹茶蜜豆、白玉香柚,迎合年轻人挑剔的味蕾。

 

颐和园推出一款“颐和一盒”月饼礼盒,设计灵感来源于乐寿堂的粤绣百鸟朝凤屏风,凤凰、喜鹊等6种瑞鸟和佛香阁、十七孔桥等6种建筑,搭配金腿五仁、蛋黄莲蓉、红枣核桃等传统口味月饼,走的是经典路线。

 

博物馆文创界的“杠把子”——故宫博物院,曾以角楼咖啡、冰窖餐厅等刷屏朋友圈。去年中秋节,故宫出品的“桂彩中秋特地圆”月饼,主题出自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闰中秋月》诗帖。礼盒以宋朝汝窑天青色为主调,缀以冰裂暗纹,月饼图案均来源于宋徽宗绘制花鸟画,雅得让人不忍下口。而今年,一款“中秋万事礼”月饼礼盒已经在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悄悄开卖了。

 

其实,对于吃这件大事,博物馆一直都很努力。

 

早在2014年,苏州博物馆就出品了以馆藏文物为原型的曲奇饼干,最红的当属抹茶味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同年,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也研发了“青铜面具饼干”,一口一个青铜器的感觉,很是舒爽。

 

如果说之前只是星星之火,那么今年,“好吃”的博物馆渐成燎原之势。吃这件大事,不仅发生在逢年过节,更要时时刻刻。

 

2019年伊始,广东省博物馆奉上3款蛋糕,分别名为“粤藏”“粤光宝盒”“风尚”,瞬间“出圈”,吸引大量吃货。“粤藏”指的是广东省博丰富的藏品,蛋糕顶层的玄色纹路,是省博的LOGO;“粤光宝盒”模仿广东省博新馆的建筑外形,如同一个宝盒;“风尚”的灵感来源于外销扇,18~19世纪中叶是广州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外销扇散发着华风欧韵的魅力,是西方市场的抢手货,而这扇子形状的奶油芝士青苹果可可蛋糕,现在也成了广东省博的抢手货。

 

颐和园文创负责人周子牛介绍,颐和园也于今年首次推出文创美食,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颐和八景”,选取长廊、佛香阁、铜牛、十七孔桥、玉带桥、石舫、文昌阁、贵寿无极等8处标志性景观,用不同馅料制成糕点。过去只有皇族才能享用的宫廷糕点,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发扬,进入寻常百姓家。

 

3月10日,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在上海博物馆闭幕,这是大陆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董其昌展览。而展览的另一个“卖点”是,3个月时间,卖出1500套“董其昌下午茶”。喝一杯根据董其昌画风拉花的咖啡或者特制的茶,再配一小碟“玄赏”米糕和山水绿豆糕,成为人们“沉浸式”观展的方式。

 

据说,吃货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发出“能好怎”的疑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而对博物馆来说,解决了能吃、好吃,还得让观众“吃”到除了食物以外的东西。

 

中国国家博物馆饮食文化中心负责人廖飞,大学学的是文物鉴赏,已在国博工作15年,对常设展览中的文物如数家珍。自从开始做饮食类文创,他一看到文物,就琢磨“怎么吃”。

 

国博“镇馆之宝”之一四羊方尊,是一件禁止出境的特级文物,但现在观众可以带走“四羊方尊3D巧克力”。廖飞认为,一件文创美食,仅有颜值还不够,关键看内涵。羊在民间最广泛的象征意义是“吉祥”,羊又有“跪乳”的习性,被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所以,国博保留了四羊方尊中羊和尊的形象,并“萌化”为美味的黑白巧克力,来寓意吉祥与孝敬。

 

廖飞介绍,在中国传统纹饰图案中,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借此来表达心中的美好祝愿,这在彩瓷中尤其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福、禄、寿、喜、财。于是,今年春节期间,国博史上最“甜美”的文创——棒棒糖礼盒诞生了。

 

5个一组的棒棒糖选取了5种清代彩瓷的纹饰图案:粉彩镂空夔龙纹转心瓶(乾隆),以夔龙纹、蝙蝠、金钱、如意为题材,组成了“福在眼前、吉祥如意”的寓意;粉彩鹿纹尊(乾隆),上绘有百鹿图,“鹿”与“禄”谐音;粉彩桃纹天球瓶(乾隆),瓶外壁绘桃蝠纹,寓意“五福捧寿”;五彩花鸟纹八方花盆(康熙),喜鹊栖于梅花枝上,有“喜上眉梢”之说;红彩金鱼纹长方形花盆(咸丰),“金鱼”与“金玉”谐音,寓意“金玉满堂”。

 

在廖飞看来,文创产品无论做成什么,赋予其内涵和灵魂的始终是文化,“现在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激烈,你是不是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传达要表达的意涵,比拼的是题材。”

 

颐和园中有一处贵寿无极院,是慈禧太后去听鹂馆听戏之前喝茶吃点心的休息场所,这为研发皇家糕点提供了文化环境。颐和园不仅做出了上文所述的糕点,还以贵寿无极院内屋顶和游廊上的古建筑纹样为元素,设计出了配套餐巾纸,和糕点很是般配。

 

博物馆那么“好吃”,但饮食类文创的研发有自己的难处。

 

在周子牛看来,开发饮食类文创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标杆可学习,更无标准可借鉴。“把一个理念转化为一款食品,需要请专业的人员和厂家从材料、口味、造型等多方面,进行无数次调配,兼顾品质和成本,才有可能完成一款既有特色,又适宜大众消费的文创食品。”周子牛说,前期研发时间长、投入大,食品管控严格、保质期短,未来销售有不确定性……都是风险所在。

 

廖飞坦言,做饮食类文创主要有两个难处:一是食品有保质期;二是具备创作研发能力的食品厂家有限,寻找合作比较困难,目前国博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

 

圆明园文化创意产业科科长余娜也有同感,其他文创产品有较为成熟的加工厂和生产线,提供设计图即可转化为产品,而饮食类文创能对接的公司较少,而且不少食品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

 

困难很现实,办法也可以慢慢想,毕竟,这届观众对博物馆热情盎然,对文创美食的支持更是用钱包说话。

 

要论今年夏天最应时应景的文创美食,大概是圆明园的荷花冰淇淋,这背后有一个传奇的考古故事。2017年,在长春园最东南隅的如园遗址,考古发现11颗古莲子,经过中科院专家的精心培育,有6颗莲子在播种后成功发芽,并于今年夏天在圆明园开花了。从7月31日起,圆明园开卖荷花造型的冰淇淋。余娜告诉记者,不到半个月就卖了5万根。(记者 蒋肖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