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蓝领”在技能大赛上显身手
在喀山国际展览中心A306区域的数控车床项目比赛现场,22岁的中国选手黄晓呈头戴护目镜,眼睛注视着手中的金属零件,随后对电脑软件进行编程,并迅速在车床上安装好刀头,车床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娴熟的操作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驻足观摩和拍照。
这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现场,中国选手的一个镜头。
22日,大赛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开幕,来自世界技能组织69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1355名选手,在这场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竞赛上大显身手。
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有“工业母机”之称,是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行业的关键制造装备。其中,数控车床项目是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金属零件的竞赛项目。本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与黄晓呈同台竞技的,有来自法国、日本和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顶尖选手。
数控机床的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丰富的国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中高档数控机床创新成果,这也让黄晓呈等中国选手更加自信地在国际舞台上与发达国家强势项目的顶尖选手同台切磋技艺、交流经验。
如今,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也是中国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方面,“新蓝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发光发热,求知求进,也坚信技能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职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仍有较大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高级技工对工人总数占比长期徘徊在5%,远低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40%至50%。
本届大赛,中国代表团派出的63名选手参加了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等6大类全部56个项目的比赛,向世界展示“大国工匠”的风采。这也是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参赛人员规模最大、参与项目最全的一次,选手几乎全部是“95后”,平均年龄21岁。
随着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新蓝领”更加自信地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