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流沙下的丝路要津——中沙联合发掘神秘消失的红海古港
配图:2018年12月29日,中沙考古队员在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遗址现场工作。 新华社发(王霁 摄)
水底下,曾经是港湾与航道;流沙下,曾经是古代季节性河流;荒漠中,分布着大片建筑遗址和大型墓地。
红海边的一片沙漠里,有一处港口遗址——沙特阿拉伯的塞林港。历史上,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行的繁华贸易港,后因故废弃,终被厚厚流沙覆盖。
2018年起,中国和沙特考古人员共同努力,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多管齐下,逐渐揭开了塞林港的历史面纱,唤醒了一段湮没的丝路记忆与历史佳话,也为中沙、中阿文明交流续写亮丽篇章。
揭开古港的神秘面纱
塞林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角。历史上,它是红海“三大港”之一,与通往麦加的吉达港、通往麦地那的吉尔港齐名。但三大港中,唯有塞林港神秘衰落,渐成废墟。
阿拉伯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至13世纪是塞林港最为繁荣的时期,经海路而来的朝圣者和商人在此登陆,前往麦加。有古代旅行家记载,曾在此目睹清真寺、居民建筑、集市等景观。
公元15世纪,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随行翻译马欢等人曾从红海登岸并前往麦加。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对红海沿岸风土人情多有记载,并提到所携物品中有“磁器”。
不同民族记录下的历史碎片,似乎在还原人类文明史中同一段精彩时刻。
2016年,中沙签署《中国-沙特塞林港考古合作协议书》,决定联合展开塞林港遗址考古。中方考古队2018年开始在塞林港遗址展开考古调查与发掘。
这一次的联合考古,确认了塞林港遗址为古代重要的朝圣贸易港,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外销瓷器残片,再次证明历史上中国与红海地区的密切贸易交往。中方考古人员还通过拓印的纪年碑铭准确推断出遗址年代。
神秘消失的塞林港,正在考古人员的历史复原中一点点重现。
新技术携手老手艺
2018年底,中沙联合考古队开启对塞林港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工作。中方考古队向沙方提交了首次发掘的资料档案和拓制的40余方碑铭拓片。中方领队姜波告诉记者,第二次发掘工作旨在进一步探明塞林港作为朝圣贸易港的历史内涵和地理信息,并对二号墓葬区进行重点清理测绘。此外,中沙双方调集7名水下考古队员,在塞林港周边开展水下考古调查,了解海港古航道信息,并搜寻沉船等水下遗迹。
为期近一个月的第二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姜波介绍,陆地考古发现了大型建筑遗址,其中一座可能为清真寺,并发现排列有序的珊瑚石墓群;水下考古发现并确认了泊船的海港和出入港湾的航道;利用无人机的遥感考古发现并确认了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这一淡水资源解答了塞林港选址于此的重要缘由。
从这片遗址中,考古队员清理出铜砝码、青金石、串珠、玛瑙、象牙制品、钱币等,同时还发现了阿拉伯石器、波斯釉陶和来自中国的瓷器,包括宋元时期的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以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这些产地各异的精美文物生动展示了塞林港作为古代国际贸易港的历史画卷,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古工作将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与无人机航拍、遥感考古、环境考古、数字测绘与3D技术相结合,大幅拓宽了考古学研究的视野。
“常规手段结合科技新方法,为全方位研究塞林港人文历史与地理信息提供重要途径。通过拉网式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考古与数字测绘工作,联合考古队在塞林港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大型建筑遗址和两处排列有序的大型墓地,以及疑似海滨货场的遗迹,生动展现了一处古代繁华海港的历史景观。”姜波说。
有意思的是,中国传统碑拓技艺在此次考古中大放异彩。中方队员制作的碑文拓片,使得因风沙侵蚀而漫漶不清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读,让沙方学者惊叹不已。沙特考古学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拓片技艺,并拟在沙特推广。
文化交流大有可为
早在2000多年前,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就将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近些年,中沙文化、文物交流日益密切。塞林港的联合发掘和所获成果,为中沙、中阿文明交往史再添新彩。
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3月19日,“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近年来沙特在东亚地区举办的最大规模文物展。2018年9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的“华夏瑰宝”文物展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沙特展出。
沙特智库“研究和交流知识中心”研究员穆罕默德·萨迪克告诉记者,该智库近期一项调查显示,68%的沙特年轻人认为沙特与中国拥有良好关系具有战略性和重要性。但他同时表示,许多沙特人对中国文化仍了解不多,两国在增进文化融通和民心相通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沙特MiSK基金会创意经理伊萨·阿西里说,随着两国合作不断加深,文化与艺术的交流是两国展开深层次交往的有效渠道,加强文化联系将大力推动沙中关系全方位发展。(新华社利雅得电 记者涂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