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

编辑:左妍冰|2019-04-28 11:31:12|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王正25日在“中时电子报”发表评论指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参会规模和规格均超过首届,37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国秘书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都出席,还有150多个国家与90多个国际组织共计将近5000多位全球外宾出席此次论坛,参会者来自全球5大洲3大洋各地区,可见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也越扩越大。

 

开展三方投资共建

 

在峰会前夕“亚投行”成员总数再次扩容达97国,这当中不乏过去曾经对“一带一路”的观望者、质疑者、唱衰者乃至抵制者,但在“一带一路”日益增长的庞大市场机遇和磁吸力之下,日本和欧洲代表性国家为免被边缘化均已转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自2013年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上个月,中国已和125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协议,“一带一路”范围已延伸至非洲、拉美和南太平洋等地区,2017年首届论坛的279项具体成果全部得到落实,这些实际成果是破除对“一带一路”质疑的最佳证明。

 

部分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为反华而反华,只会将债务陷阱的帽子扣在“一带一路”之上,无视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渴望,更加没有看到“一带一路”着重于从输血到造血来助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提升自身经济体质,从而走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进而摆脱贫穷和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研究组的量化模型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发展中国家的GDP平均增长2.6﹪至3.9﹪,这可以很好解释为何众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

 

为了让更多已发展国家共同参与到“一带一路”之中,北京开始从双边驱动转向三方合作与多边共建。中日关系改善转暖之后,中日双方开始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进行“第三方合作”,改变过去两国竞标某些国家的高铁和基础设施的情景,由两国共同与第三国合作开展三方投资共建,化竞争为协作、化零和为共赢。此一模式也得到如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认可,这是让西方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释疑增信的有效做法。

 

须重视软体建设

 

不论从发展经济学还是中国公共外交的视角而言,未来“一带一路”除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与互联互通之外,有必要更加重视管理服务、技术支持、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等软件建设,这些既是发展中国家所缺乏而亟需投入之处,也是中国开展民间公共外交和扩大软实力影响的有效抓手。例如中欧国家可以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共同投资建设医院和学校,派遣医疗义诊团和教育志愿者,通过人与人的直接互动服务实现民心相通的公共外交目标。

 

随着“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台湾不能再继续置身其外,当“新南向”东盟10国领导人全数前往北京出席此次论坛,表明台湾走向世界的捷径就在北京,唯有在两岸政治互信稳定的基础上,台湾才能通过两岸合作正式搭上“一带一路”的二十一世纪列车,共享“一带一路”的巨大机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