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创生态圈日益成熟 吸引更多创业者逐梦
在香港会展中心的一个创业节上,来自法国的弗兰克·贝利姆展示着自己公司的产品——价格低廉的微型助听器。4年前,他与另外两个法国人一起在香港创立了公司。
谈及选择香港创业的原因,弗兰克说,尽管香港规模较小,但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设施。这里拥有香港科学园、数码港等孵化机构,制度成熟,融资渠道较多,大学提供优质人才,是创业者起步和验证创业理念的好地方。
从21日到25日,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们聚集在由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主办的StartmeupHK创业节上,展示产品,寻找潜在合作者。演讲厅内常常座无虚席,诸多创科领军人物与听众们分享着健康科技、生活及零售科技、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等话题。
23日至24日,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筹办的第二届大型创业活动Jumpstarter创业盛典也在此举行。
癌症基因检测服务、通过微生物移植改善菌群失调、新零售模式……创业节现场密集摆放着不同摊位,人来人往,如同集市一样热闹。
创业者扎堆香港创业节,折射出香港创业氛围的活跃。投资推广署最新调查显示,香港初创企业2018年同比增长18%,达2625家。超过三分之一的创业者来自香港以外的地区,主要包括英国、美国、中国内地等。初创公司业务多元,涉及金融科技、电子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科技、专业咨询服务、资讯科技及服务等。
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吴国才细数了香港吸引创业者的营商优势:连续24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便捷进入大湾区和亚洲市场的门户,低而简单的税收,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多样而高质的人才,获取投资的便捷渠道等。
吴国才认为,初创企业会根据资金、生产、市场、人才等因素选择创业地点,香港资源充足,能满足初创企业需要。同时,大湾区庞大市场带来机遇,有利初创企业在港发展,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通车也增加了香港吸引力。
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香港近年来竭力发展创新及科技,聚焦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等四大领域。特区政府2015年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局,2017年推出了创科创投基金,专门投资初创企业,锐意将香港发展为全球创新及科技枢纽。
多项原因促成香港近年来创业活动增长。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营运总监吕绍勇说,特区政府通过香港两个主要孵化器科学园和数码港支持创业者,在投资、技术、专业顾问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很多是在“不计成本”地做。有了这些“最基本”的资源,便“突然多了很多年轻人去创业”,因为他们有了新想法后,看到有相关资源可用,“很容易走出第一步”。
吕绍勇说,除了特区政府外,一些私人企业过去几年相继提供资金支持初创企业,特区政府与私人企业合力,“氛围就出来了”。“过去3至5年内,香港整个初创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说。
特区政府也在通过大学支持创业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教授莫树锦说,以前大学“不太喜欢”教授去创业,但过去5年左右,特区政府的创业基金、投入大学的科研基金都增加了,大学开始鼓励教授创业,“气氛已经变了”。4年前,他立足自己的学术领域创立了一家公司,通过血液检测而非传统穿刺方法为病人提供与癌症相关的检测。
从最早的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再到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甚至公开招股上市,一家初创公司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资金需求。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资金方面具有优势。2018年,在香港证券市场首次上市集资的公司超过200家,集资总额超过2800亿港元,为全球第一。
站在推介产品的小圆台前,弗兰克一边展示轻巧的助听设备,一边介绍,公司去年成为科学园的孵化企业,可获得后者在场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他期待公司从香港起步,未来进入全球市场,服务更多听力障碍人士。(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 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