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分享在大陆发展经验:转换心态 审时度势 积极融入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9-09-26 10:01:53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民革中央第十二次台青之友沙龙25日在京举行。(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大陆经济环境形势不断变化,过来发展的台湾人一定要审时度势,深入了解市场和政策变化,适时转换发展思维。”台湾青年联合会副理事长、台湾凯鸿环保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林蔚丞在分享自己多年大陆创业经验时,提出中肯建议。
25日,民革中央举办的第十二次台青之友沙龙在京举行,30多位在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读台生,以及多位大陆青年代表参加座谈,分享在大陆生活和发展经历和经验,畅谈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来自新北市的林蔚丞是较早到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之一,在大陆从事环保项目开发已有十多年。在大陆快速发展机遇中,凭借台湾较早接触国际环保行业的先发优势,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接触到了很多全球最大规模项目”。
作为“过来人”,林蔚丞说,大陆市场很大,机会很多,但也不能盲目,要学会“审时度势”,深入了解大陆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目标,才是务实态度。
从事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经营的台湾青年杨品骅分享了自己到大陆各少数民族地区交流参访的经历和感受。他说,很多被台湾青年认为“弱小”“落后”的大陆小县城,近年来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不要只盯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实二三线以下城市也有很多发展机会”。
同时,大陆“31条惠台措施”的出台也为台湾青年提供了很多发展便利和机会。杨品骅说,“措施颁布后,我们多了很多演出机会,很多大活动也开始邀请台湾团队参加”。
不过,杨品骅亦建议想到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不要用既定的台湾思维来看待大陆市场,“应该找准定位,考虑如何更好融入这个社会,而不是坐地求援。”
“我认为畅通台湾青年对大陆政策措施的了解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首钢集团创业公社港澳台部总经理、台湾青年郑博宇结合自己大陆多年工作经历表示,很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实习,非常希望留下来,但是缺少足够的信息渠道和机会。而目前的两岸局势,让很多台湾团队有些彷徨,“有点不敢到大陆来”。他认为,目前亟需一个可以帮助台湾青年了解大陆讯息和政策的平台渠道,以消除大家疑惑。
“台青之友”沙龙于2014年由民革中央创办,目前已举办十二次,参与人员累计达到400多名。沙龙围绕“两岸青年文创产业合作”“两岸社会融合的途径与方式”等主题开展交流探讨,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推动两岸融合交流建言献策。(中国台湾网9月25日北京讯 记者 普燕 李奕均)

与会青年积极发言。(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台湾青年联合会副理事长、台湾凯鸿环保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林蔚丞分享大陆发展经验。(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首钢集团创业公社港澳台部总监、台湾青年郑博宇发表看法。(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相关新闻
- 2019-09-25台商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2019浙江·台湾周成果丰硕
- 2019-09-25国台办:民进党若不改政治本性 必然会失去人心
- 2019-09-25渠到水成 造福民众——福建供水一年多来金门探访记
- 2019-09-25海峡两岸三千民众在厦欢乐奔跑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