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长最深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完成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9-12 11:22:24 | 来源: 科技日报 |
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牵头的一次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实验已于近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陆坡—洋陆过渡带—北部洋盆完成。此次探测剖面测线长度超过300千米,最大投放水深近4000米,是国内目前为止最大最深的二维大地电磁探测。
探测,是为解开南海形成之谜。此前,科学家在伊伯利亚—纽芬兰发现了非火山型大陆破裂模式——地幔剥露式破裂。而2017到2018年开展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368和368X航次钻探结果则显示,南海大陆破裂模式与伊伯利亚—纽芬兰模式并不相同。前者在洋盆扩张时有明显岩浆活动,而后者岩浆活动贫乏。若南海的独特大陆破裂模式得以验证,它将改写教科书。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是研究地球深部的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海底大地电磁场携带着海底以下的岩石电性信息。探测海底电磁场源,再将测量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就可以推知海底深部的地质构造。
实验航次首席科学家及IODP 367航次首席科学家孙珍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次开展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实验,是为了深入研究南海陆洋转换的岩石圈薄化特点和岩浆活动过程。
“为了获得剖面海底以下的电性结构,我们先后沿着大洋钻探主剖面投放了30个实验站点,水深从200米到4000米不等。”实验航次执行首席邱宁副研究员介绍,本航次持续42天,中间还遭遇到今年第9号和第10号台风,但科考单位和全体科考队员克服困难,坚持完成,获得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此航次采用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海底大地电磁仪器,实验的成功,为继续提升海底大地电磁仪器性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据了解,本次探测联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个单位完成,是国内目前为止观测时间最长、观测深度最大、观测剖面最长的海底大地电磁实验。
相关新闻
- 2019-09-12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
- 2019-09-12揭秘山丹军马场
- 2019-09-09换一副硬核“面孔” 北斗不只是“导航”
- 2019-09-12杭州设立首个“工匠日” 用敬业精神擦亮中国制造
新闻推荐
- 履职担当建言献策 共话“两会”好声音——台界政协委员两会如是说2025-02-24
- 大陆首个“台胞台青创业就业基地服务联盟”在厦成立2025-02-24
- “小三通”航线春运客流增长,单日客流量创新高2025-02-24
- 台湾南投县青年代表团参访武汉2025-02-24
- 宁波市北仑区组织台胞台属观看《哪吒2》“咱们中国电影最棒”2025-02-24
- 民进党的黑手,又一次伸进了台湾校园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