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县木板大鼓传习所 传承古老曲艺艺术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7-26 15:52:46 | 来源: 新华社 |
“风清月明尧舜天,政通人和喜心间……”在河北沧县文化馆的木板大鼓传习所,13岁的王馨笛左手打着木板,右手拿着鼓楗,一边说唱一边敲击书鼓。这是王馨笛在这里度过的第五个暑假,木板大鼓的一招一式她已经表演得有板有眼。
据了解,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因唱腔、曲调被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有所吸收,有专家称其为“京韵大鼓的母根”,曾在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中获得最高奖项——卢浮金奖。
沧县是“中国曲艺之乡”,为使木板大鼓这一古老的曲艺形式得以传承,当地政府从2006年开始开办木板大鼓暑期培训班,支持老艺人开门收徒,向小学生们传授表演技艺,让木板大鼓这一传统艺术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每年暑假,我都带着徒弟们上文化馆来练习,这一个多月时间,孩子们白天在这儿学,晚上到消夏舞台演出,这样孩子们的水平提高特别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木板大鼓传承人王银杰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做好传承和保护,沧县已连续举办十八届“古韵书场”木板大鼓消夏晚会。新老艺人通过这个舞台,用古朴苍劲的鼓板,浑厚粗犷的唱腔,让更多人感受这一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
“我们每年暑期成立木板大鼓传习所,对青少年木板大鼓爱好者进行集中培训,为的就是把这一古老的曲艺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沧县文化馆馆长孙建说。(记者骆学峰、王民)
标签:
相关新闻
- 2019-07-26觉囊唐卡的年轻传习人
- 2019-07-18吴冠中艺术作品捐赠清华
- 2019-07-11中国杂技 成功的创新源于优化传统
- 2019-07-09长春:夏夜灯海引游人
新闻推荐
- 两岸“春帆共济”,青年“同心筑梦”!湖里区成立首个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服务联盟2025-02-21
-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2025-02-21
- 市场监管总局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我要用歌声讲好澳门故事2025-02-21
- 潘贤掌出席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暨福州台协换届系列活动2025-02-21
- 台商扎根福州、投资福州的决心信心始终未变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