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在港举行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9-03-21 17:02:43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原标题:第一届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在港举行 专家探讨建设多层次“轨道上的大湾区”
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磁浮列车与先进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21日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举行,近百名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轨道交通专家学者出席,就磁浮交通战略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并提出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在区内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理大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致辞时表示,希望此次会议可以推进磁浮列与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快速便捷的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当日,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发表题为《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的演讲。杜彦良认为,构建基于轨道上的大湾区应将综合交通一体化作为率先突破的节点,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线、市内地铁”四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杜彦良指出,目前大湾区内的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结构不完善、人均指标低的问题。同时,湾区内部联通水平低,既有技术标准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杜彦良提出三点思考:第一,构建网络化、协同化、绿色化及陆海空一体化的路网体系;第二,推进现代轨道高新技术发展,培育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第三,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运行与管理服务。
另外,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以《轨道交通发展及展望》为题发言。他透露,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内地34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5755公里,预计至2019年底,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可达243条,营运总里程达到59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至2030年,钱清泉预计中国可顺利达成高铁和动车八纵八横网,电化率达到60%,技术装备总体为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继续引领世界。
钱清泉指出,现阶段应继续“做大做强世界领先技术”,他认为非接触牵引供电技术是轨道交通供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可解决传统接触供电带来的接触网挂冰、舞动,受电弓磨损、受流极限等问题,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已在研究该技术。(中新社香港电 韩星童)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