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台湾“恢复中国史课纲公投”发起人吴昆财:不了解中国史 要咋看《甄嬛传》等大陆剧

专访台湾“恢复中国史课纲公投”发起人吴昆财:不了解中国史 要咋看《甄嬛传》等大陆剧

 

“今年9月开始的台湾高中历史课本,‘中国史’将正式并入东亚史,不再单独成册。这意味着老师对‘中国史’可教也可不教,台湾学生再也无法获得系统性的‘中国史’授课。如此之下,往后台湾年轻人把张飞当岳飞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昨日接受导报记者专访时说,这一切祸源都起因于去年民进党当局教育部门通过的“去中国化”高中历史课纲。“不了解中国历史,放弃中华文化,台湾未来要如何才能安身立命?”吴昆财忧心忡忡,“我觉得,在台湾恢复中国史教育有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他目前正全力推动“恢复中国史课纲公投”连署,希望能在2020年通过。

 

“若不懂中国史,如何看《延禧攻略》?”

 

记者:为什么要推动“恢复中国史课纲公投”?

 

吴昆财:为了台湾能够得到永续发展。历史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就是生活。你选择怎样的历史与文化,你就会有怎样的生活。台湾如果想要过美好的、愉快的生活,那就要选择正确的历史与文化认同。而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是可以给台湾带来好处的,更是台湾安身立命的根本。

 

记者:您说历史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中国史的教育对台湾普通民众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吴昆财:历史,研究的是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以及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台湾人的生活与信仰,无处不受到中国历史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中国史,台湾人对一些生活的东西就会不了解,甚至出现错乱与不适应。比如说台湾现有的考试制度,是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演变过来的。民间很普遍的关公与妈祖信仰,是缘自于三国和宋朝的历史。可以说,台湾人食衣住行,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你不了解中国史,怎么去理解你目前的生活与信仰?

 

再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大多是唐宋元明清等中国各朝各代的宝贝。最近民进党当局要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送到日本参展被民众大骂,因为这是两岸全体中国人的宝贝,所以才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可如果不了解中国史,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唐代,那你要跟后代怎么讲大唐盛世?怎么讲《祭侄文稿》是国宝?现在台湾人流行看《延禧攻略》、《如懿传》、《甄嬛传》等大陆剧,可如果对清朝完全没概念,你要怎样才能看懂这些电视剧?

 

“单从占便宜角度说,台湾人都得了解大陆”

 

记者:有些台湾人会反驳说,不专门学欧美历史也可看懂欧美电影大片。您怎么回应?

 

吴昆财:中华文化向来兼容并蓄,不会排斥其他外来文化,可以与其他文化互为依存,但台湾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台湾人不能不了解中国史。

 

记者:您是历史教授,对中华文化了解,才了解中国史教育对台湾重要。可受民进党“去中国化”影响,有些台湾民众会不以为然,尤其是“台独”人士。

 

吴昆财:我经常跟学生讲,不管你的政治认同如何,即便退一万步,你都需要好好了解中国史、中华文化,了解中国大陆。第一,台湾现在每年从大陆赚的贸易顺差约1000亿美元,两岸贸易占台湾总贸易额40%。单从经济和占大陆便宜的角度讲,你都要好好了解中国史与中国大陆。第二,即便你把大陆视为敌人,按兵法上讲“以敌为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也必须了解大陆。何况两岸民众不是敌人,而是同胞骨肉。第三,即便了解台湾史,哪怕从郑成功统治台湾开始,若追本溯源,最终发现台湾史还是中国史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台湾人不仅不能放弃对中国史和中华文化的了解,更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话语权,让中华文化进一步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发展,赋予更多新的内容。

 

“错把岳飞当张飞,但文化DNA不易改变”

 

记者:您觉得民进党搞“去中国化”对台湾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有什么负面影响?

 

吴昆财:当然有,而且很严重,最典型的后果就是岳飞把当张飞。我一个朋友带读高中的女儿去旅游,在经过一尊刻有“精忠报国”字样的铜像边时,他问女儿,你知道这是谁吗?女儿脱口而出说“张飞”。我朋友觉得事态很严重,最后让女儿仔细看铜像的相关文字介绍,她才改口说是“岳飞”。你说“去中国化”带来的后果严重不严重?

 

去年中秋节期间,我问学生:您认为孔子是“我国人”还是“外国人”?其中一个学生反问我怎么界定“我国”与“外国”。我说尊重你个人界定。结果他说,“孔子是外国人”。我继续问,那苏轼是“我国人”还是“外国人”?他同样回答是“外国人”。我再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为什么到了中秋节,很多人喜欢唱这首歌?这位学生就不说话了。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去中国化”使一些台湾年轻人在政治认同上出现偏差,把孔子、苏轼与苏格拉底、康德一样看待成“外国人”,可他们文化认同上,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认同中华文化。

 

记者:从这个角度上说,“去中国化”不见得那么容易?

 

吴昆财:是的。时间到了,或在特定的环境下,大家会反省。我太太与我都是“本省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我太太跟我说,台湾人到了外国,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认同没那么复杂,比如过中秋、过春节、写毛笔字等等,大家寻求的还是中华文化,心理上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在台湾,偶尔与一些“独派”聊天,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要“台独”,但也经常会脱口而出说“我们中国人的风俗就是这样”之类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文化DNA是不容易改变的,吃饭时拿筷子的与拿刀叉的就是不一样,如果强硬“去中国化”,只会反受其咎。

 

“迫切需要恢复中国史教育,不必等”

 

记者:您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来推“恢复中国史课纲公投”?

 

吴昆财:2018年民进党当局强行通过“去中国化”高中历史课纲,决定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并于2019年9月正式实施。这是民进党“去中国化”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再到彻底消灭“中国史”的重要节点。从课时上说,以前台湾高中三年都要学中国史,后来变成只学一学期;今年9月并入东亚史后,意味着老师可教也可不教中国史。从分量上说,以前中国史有三册,后来变成一册,到今年9月,“中国史”这三个字根本不会出现在书的封面上。中国史聊备一格,可有可无,台湾民众分不清张飞与岳飞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在台湾恢复中国史课纲有迫切需要,对台湾也有长远的好处。

 

记者:您觉得这项“公投”能连署过关并最后获得通过吗?

 

吴昆财:这件事难度在于,不是每个人对失去中国史教育都有切肤之痛,所以要发动大家支持恢复中国史“公投”很不容易。民进党“去中国化”已有相当长时间,七年之疾又如何求三年之艾?所以我不管结果如何,都会把推动这项“公投”当作是启蒙运动,以唤醒台湾民众对中国史教育的重视。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邻”,现在有不少人支持我做这件事,包括台湾“中研院院士”何大安、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高家俊等都同意担任共同提案人。我们今后还要加大宣传,群策群力。

 

记者:有没有考虑寻求泛蓝政党支持?也人说,干脆等国民党“执政”后再来推动恢复中国史,可能会容易些。

 

吴昆财:能否得到政党支持,我不是很在意。就算国民党再次“执政”,能否恢复中国史课纲,不必有太多期待,毕竟,国民党本身就很媚俗。马英九2008年上后,对民进党“去中国化”,也没完全拨乱反正,课纲也只做到“微调”。一句话: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有些事,你永远不必问。台海网1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文/网络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