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四十年前的今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澎拜大潮的闸门。今日上午十时,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从过去的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大会,都是以“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会标,而今次则是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微妙变化来看,这是在总结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再出发”,用句时下的时髦“潮语”来说,就是进入“改革开放2.0”,以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治国理政新方略为经,以由习近平主席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出的各项措施为纬,向全国人民发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号召,率领全国人民踏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祖国各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两岸关系,也同样如此。可以说,两岸关系的启动,应是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始。人们常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是与同日发生的中美建交有关。从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这个角度思考,此话当然是有其道理。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还有一个更广阔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大方针。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台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自此,在大陆内部事务上,结束“以阶段斗争为纲”,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而在两岸关系事务上,告别“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寻求以和平发生实现两岸统一。
实际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公报》指出,“全会认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天前,中美两国同时宣布,两国将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系),我们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全会欢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建设事业继续作出积极责献。”
就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告台湾同胞书》,除了宣布从即日起停止炮击金门,建议两岸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外,还诚挚地指出,“在大陆上的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同心戮力。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告台湾同胞书》还提出了“通航通邮”及“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的建议。此后,北京又相继发表了“叶九条”和“邓六条”,并将之浓缩归纳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与之相对应,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也从“武力解放”、“和平解放”的发展轨迹,调整为“和平统一”。这个政策转变,受到海峡两岸华夏儿女的拥护,也受到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欢迎,这就迫使台湾当局放弃“反攻复国”的政策,并将之调整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也就使两岸当局、两岸人民都有了“统一”的共同语言,并是建立在“和平”的基础上的。因此,改革开放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由此,拉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幕,并在因缘际会之下,以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返乡探亲开始,两岸关系有了实质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其中一项重要政策——欢迎外商投资,向正为事业发展遇到瓶颈的广大台商,提供了事业发展第二春的广阔天地。他们如过江之鲫,络绎到大陆投资。在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也帮助大陆各地发展了经济,吸纳消化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因而在客观上也是推动了大陆的改革开放事业。因此,改革开放与两岸关系发展,呈现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势态。广大台商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贡献者,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这又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象春江之潮,浩浩荡荡,一泄千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李登辉意图以“戒急用忍”、“两国论”,陈水扁也企图以“一边一国”、“入联公投”及“积极管理,有效开放”,蔡英文更幻想以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来阻拦这股潮流,都被或将被冲刷出历史的舞台。
改革开放促使人们解放思想,这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有大陆方面解放了思想,台湾方面也解除“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枷锁,才能举行“汪辜会谈”,实现了两岸隔绝四十多年的首次接触及谈判。也只有大陆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国民党的彻底抛弃了“国共内战”的恩恩怨怨,才搭建起“国共平台”,顶住“台独”势力刮起的阵阵阴风,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并有所突破,两岸包机打开了两岸直航的大门。就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夕,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恢复协商,终于实现了两岸“三通”直航,几代人的愿望,终于得到了实现。随着两岸海、空直航船舶飞机的突破“海峡中线”,往来频繁,战争的威胁减到了最低,和平的气氛越来越浓,两岸两会达成的多项协议也为两岸人民擘画共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美好画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前景,也就展现在全体中华儿女的面前。
中共“十八大”后,两岸互动更加频繁,交流更加密切。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会面,两岸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八日,中共“十九大”召开。针对台海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指明了总体方向。习近平主席还特别提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为此,国台办联合国家发改委等二十九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而各省区市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内容更丰富的惠台措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心灵契合”,这是“第四通”,两岸人民心灵相通。
改革开放,求的是“国家发展”;两岸关系,为的是未来的“国家统一”。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两岸关系政策,体现了和平发展的精神。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定能攀登上一个新的高峰,并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作者 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