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才留岛发展意愿低 登陆打拼常态化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公布“2018年世界人才报告”,台湾排名较去(2017)年退步4个名次,出现人才流失的警讯。岛内专家也认为,人才不被重视、薪水不高、等弱项,造成“台湾的人才流出去,外面的人才进不来”的窘境。
台湾曾是“亚洲四小龙”,这也是有些台湾同胞念念不忘的优越感,和挥之不去的小确幸情节。可是,随着岛内低薪困境、市场小机会少、延揽人才滞后等问题,让台湾各领域各专业人才看不到希望与未来,只能感叹“薪酬难、人心冷”。
创业环境让台湾人才心灰意冷。在严重的人才外流和短缺的境况下,蔡当局依旧先政治后经济,拼政治的热度超越拼经济,“转型正义”,“新南向政策”,“绿色恐怖”,都让台湾同胞感觉蔡当局搞政治热火朝天,拼经济纸上谈兵。岛内舆论认为,蔡当局要当台湾人才的“靠山”,根本就是搞文字游戏,空喊口号的假把式。政治环境影响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工作环境,政治热度高过一切的当下,岛内人才还有什么心思工作呢?
台湾上班族近4成是月光
薪酬薪水让台湾人才凉了半截。蔡英文上任之初承诺要“帮年轻人加薪”。可是如今岛内年轻人并没有看到诺言变行动,反倒见证了期待落空,诺言成了谎言。台湾1111人力银行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21-30岁台湾青年中,95%的人不满意目前职场生态,超过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职场上最不满意之处是“薪资太低”。比如台湾的大学教师月薪只有七万五左右的新台币,大学教授也只有月薪平均在十万元新台币上下,普通的台湾讲师在台湾,钟点费每小时只有七八百元。这些人除去交通费、餐费后,就所余无几了,糊口易,养家难。所以,薪酬薪水的问题让台湾人才心凉了半截,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未来的梦想。
失业率攀升,基层劳工五一劳动节走向街头争取,主要诉求“反失业”、“要尊严”。(中评社 黄筱筠摄)
失业高升让台湾人才灰心丧气。数据显示2016年台湾就业增加率仅0.62%,不到马当局8年平均1.06%的6成,在失业人口中,20至24岁的失业率已超过13%,在所有年龄层中所占比例最高。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又何谈拿出特殊的措施来留住台湾人才呢?画饼充饥,纸上谈兵,只会让台湾各行各业的人才选择离岛圆梦打拼。劳资矛盾加剧也成为台湾各级人才灰心丧气的另一要素,涨工资有困难,工作岗位较欠缺,人难尽其才,岗难满其长,久而久之,台湾人才留下来的心就会逐渐变冷,假如这种冰冷的心越来越寒,就再也不会相信蔡当局的美丽谎言了。
挽留措施让台湾人才兴味索然。欧洲在台商务协会发布2019年度建议书指出,台湾有关延揽外来人才的相关法律不但是叠床架屋,且几乎“连台湾人都看不懂”,建议台湾当局予以简化。同时,台湾的相关法律仍有欠缺弹性之处,尤其应排除“资深高阶员工与经理人”,适用一般员工的工时及加班费规定。台湾如此的挽留人才的措施让明白人越看越糊涂,外行人越看越迷茫。还有,蔡当局对各级人才看似如饥似渴,但是对他们的福利待遇、生活保障、就医保健等方面却是华而不实,比如对陆生纳入健保一事,不仅反复无常,而且还出尔反尔,陆生和“外籍生”、“侨生”一样,保费全额自付。如此的政策看不懂、措施讲不明、保障有水分只会让岛内人才留不住,外部人才进不来。
创业环境差、薪资薪酬难、失业失心多、挽留措施单,老问题越积越重,新问题越累越多,旧病新病就会让台湾的人才外流越加严重。显然,蔡当局成为台湾人才外流的最佳“促销员”和有力“助推者”。
岛内人士指出,台湾的希望在大陆,只有两岸好台湾才会好,也只有牢牢抓住大陆的发展商机才能让台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腾飞,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台湾立足大陆走向世界。所以,良好的两岸关系才是解决台湾人才外流的正道和良药。
大陆商机多。大陆是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地区、第二大进口来源、第一大外贸顺差来源、第一大对外投资地。台湾教师普遍认为,大陆的教育行业和重点院校职缺多、升迁机会大、研究经费有保障,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现实感。大陆先后设立的11个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大了对台资的开放,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大幅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商务部还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政策举措,引导台资企业调整投资方向,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帮助台商解决在大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台湾《远见》杂志今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台湾年轻人愿意到大陆求学、工作和创业。
大陆空间大。台湾1111人力银行副总经理何启圣表示,台湾受薪阶级包括企业主约70万人在海外工作,其中35万人在大陆,此外,表态愿意前往大陆投资、工作或求学发展的台湾年轻人高达59.2%,7成上班族希望到大陆创业。台湾有50~100万人在大陆就业,且以青壮、高阶、专业及主管人才为主。台湾高层次人才的就业选择也不再仅仅锁定于欧美和东南亚,而是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大陆。一位毕业于台湾排列前十名的名牌大学台湾网友,坦言大学毕业后在台湾与大陆遭遇了工作的不同境况,工资薪酬比期待的要高,工作环境比台湾要顺心。更有台生台青直言,来到大陆之后,我的生活越来越好,路越走越宽广了。
台湾《远见》杂志调查显示,台湾青年群体对大陆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陆保障好。大陆开放台湾研究人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使得台湾来大陆的研究人员和学者,有了经费支撑和政策照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助力他们创业发展;建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鼓励台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台商走电商”,帮助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为在大陆学习的台湾学生增设具有较高荣誉性质的奖学金;放宽台胞在大陆事业单位的就业地域;开放在大陆工作的台湾研究人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扩大取得大陆律师执业资格的台湾居民执业范围的措施,助力台湾籍律师在大陆创业圆梦。
习总书记强调,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分享发展机遇和提供同等待遇,这不仅有大陆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的善意,还有让台湾同胞搭上大陆发展快车、共享大陆发展机遇的诚意。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台胞选择留在大陆不回台湾,除了薪水的问题,更多则是顺心、安心、温馨的打拼环境,因为在这里台胞创业顾虑少、生活忧虑少、工作烦心少,大陆强有力有感有亲情的便利举措,以及尊重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的环境氛围,既助推了台胞融入大陆的脚步,还提升了台胞立足大陆的信心,增强了台胞扎根大陆的动力。(本网特约评论员贾永辉供稿,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