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华文化认同——由两岸汉字繁简之争说起

编辑:左妍冰|2018-11-16 10:04:50|来源:中国台湾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W020181116319077994122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自我肯定,是对共同价值观的自我传承。汉字是中华民族主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鲜明标志,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是全球华人的共同信仰,心心相印,代代相传。中国大陆的简化字并非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的产物,有其长期的历史动因,与国家命运的沉浮相起伏,是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产物。

 

近现代的文字改革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确立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这是中国最早的规范化字体。文字统一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西汉以来,隶书逐渐取代篆书,以简驭繁。南北朝至隋唐,楷书、行书、草书渐兴,繁简结合。但篆书不是甲骨文的简化,楷书不是隶书的简化。至唐朝,汉字字体基本定形。其总趋势是从简趋繁、从繁至简,不断变革,交相辉映,绝非仅仅从繁到简,越简越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近代中国开启了被迫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痛苦历程。遭受欧风美雨的冲洗,一些知识精英反躬自省,开始在文化层面上探寻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随着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改革汉字的呼声升高。甚至有学者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1920年,语言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推广简体字。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等人关注汉字改革问题。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简体字324个,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社会各界对此贬褒不一,只得放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字改革的基本方针,探索推行简体字。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全面推行简化汉字。

 

根据各地使用情况,这个方案略有调整。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收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收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954个简化字,共2238字。简化字主要有两种,一是简体,多从俗字、古字、草书中演变而来;二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

 

两岸汉字繁简之争

 

在海峡两岸对峙时期,中国大陆高举革命大旗,强势推行文字改革。作为全世界最复杂的表意文字系统,简化汉字,是放弃这种表意文字的第一步,直至拼音化、拉丁化,准备与被视为落伍、腐朽的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创造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中国现代文字。

 

蒋介石政权以中国正统自居,视简化字为大逆不道、数典忘祖。台湾岛内虽有贤达之士,体认到文字改革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惮于国共恩怨,亦不敢公开建言,避之惟恐不及。

 

自1979年以来,两岸关系开始缓和。1987年底,老兵返乡探亲,两岸交流的大门终于打开。观光旅游热、台商投资热掀起,通商、通邮、通航循序渐进,最终基本实现。两岸人民从老死不相往来,逐渐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简化字与繁体字成为两岸人民绕不开的心结。海岸两岸的文化差异,首先在文字改革问题上正面交锋。

 

从小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一些台湾知识精英指出,中国大陆的文字改革,使“亲人不见”、“爱人无心”、“有云无雨”、“乡里无郎”,造成汉字支离破碎、莫名其妙、无所适从,进而指责“简化字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汉字结构、字形难看、使人愚蠢”,应予放弃,恢复中国传统文字。对此,中国大陆相关部门当然不能轻易接受。

 

由于缺乏传统汉字的教育,在中国大陆,即使一些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民众,看旧版四书五经如读天书,进博物馆不能欣赏古代的书法绘画,访名胜古迹读不通对联长文,登三山五岳难以辨识摩崖刻石,面对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望字兴叹,徒唤奈何。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大陆亦有一部分人士建议,甚至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以10年为期,恢复使用繁体字,放弃简化字。附和者亦不在少数。行政官员、专业人士、民间学者轮番上阵,各抒己见,面红耳赤,未达共识。简繁之争愈演愈烈,口水四溅,难以平息。

 

中国大陆主张使用简化字的理由主要有:1、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一直处于简化过程中,是大势所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2、中国大陆颁布的简化字多源于民间业已流传的写法,有其依据,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简化字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书写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4、繁体字在特定范围内允许使用、存在,北京中华书局等出版社专门出版古代典籍,如“二十四史”,通常使用繁体字。

 

台湾主张废弃简化字的理由主要有:1、简化字背离了六书造字原则,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结构,辨识困难,又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增加汉字学习的难度,削弱了汉字的完整性、传承性,有损汉字的美感。2、使用简化字,很多中国人缺乏、甚至丧失阅读古籍的能力,难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古籍以简化字重印,容易出现歧义,误导读者。3、使用简化字,阻碍中国大陆与台湾、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进一步脱节,从“书同文”到人为制造“书不同文”。4、汉字演进并非只是简化,繁化一直在汉字中展开。这主要是为了辨义,自然演进,不可轻易变更。

 

中国大陆全面推行简化字的过程中,繁体字在教学、研究、出版、文化、商业等领域及一定的人群中继续使用,在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书法艺术创作等领域具有独特价值。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签名、题词,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一直使用繁体字。

 

对于推广、普及简化字,中国大陆行政部门立场坚定,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巩固。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明确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必要前提和先导工作。该法同时也明确了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在台湾地区,从政治精英到社会大众,有很深的传统汉字情结,视大陆的简化字为异物。马英九认为,传统汉字“是祖先传下的正统文字”,“识正书简,不论是正体汉字或简体字,为在书写时更方便,即便是符号能代替,只要能让人看懂,并无不可”。

 

2009年6月,时任台湾领导人的马英九表示,“以后印刷体采用正体字,一般书写则可用简体字,希望两岸就此达成共识”。并刊出长文《大陆识正书简的文化意涵》,详加阐述。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做出回应:“关于繁体字、简体字的问题,两岸同胞同文同种,讲的是相同的语言,使用的是相同的文字。繁体字、简体字都是汉文体系文字,都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都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不同的只是大陆对部分文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随着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如何使两岸民众在文字使用上更方便交流,两岸专家学者可以积极探讨,充分论证。”中国大陆行政部门的心态是开放的,持建设性立场。

 

在马英九任内,两岸相关部门未能就繁体字、简化字之争达成共识或意向,只得搁置争议,各说各话,各行各道,井水不犯河水。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

 

文化认同是一种抽象的心理建构,决定文化认同的因素主要是长期性、抽象性的不因短期利益而改变的风俗习惯、生命礼俗、伦理价值等因素。这种抽象的心理建构是由长期的历史经验积淀而成。在历史意识高度发达的华人社会,政治认同常常通过文化认同建构起来。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自我肯定,是对共同价值观的自我传承。汉字是中华民族主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鲜明标志,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是全球华人的共同信仰,心心相印,代代相传。

 

汉字属表意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之一,相继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汉字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符号系统。汉字相对稳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显示了文化典籍和语言文字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改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汉字构造具有可解释性,不可轻言更张,自毁长城,置民族文化于万劫不复。

 

中国大陆的简化字并非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的产物,有其长期的历史动因,与国家命运的沉浮相起伏,是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产物。中国大陆推行使用简化字已达60多年,对于减少文盲、普及初等教育功不可没。在13亿多中国人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民众仍然占少数。1949年后出生的人,从小就学习简化字,要求他们再写繁体字,并不现实。文字是国家统一的一种意志,不可轻言改动,以免自乱阵脚。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大陆必须坚持使用简化字,切忌随风摇摆,进退失据。

 

亡人之国,先亡其史。欲亡其史,先灭文字。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西方文明强力冲击后,当代相当一部分知识精英接受了西式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信心。

 

多难兴邦,丕极泰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逐渐增强,正在走出西方文明中心论的阴影,重新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传统汉字无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DNA。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主张使用或恢复繁体字,也是言之有据,持之成理。

 

繁体字与简化字是前后关系、衍生关系、兄弟关系,具有共通性,相互依存,不是非此即彼、有我无你。两岸人民都坚持汉字的正统性、权威性、合法性、传承性,坚守中华文化家园,繁简之争仅仅涉及到部分汉字的书写与适用,不应被放大、夸张,造成意气之争,上升到意识形态,无端攻击对方。在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前,两岸应求同存异,互相尊重,暂维现状,相向而行,缩小分歧,共同努力,朝着在全中国范围内书同文的方向前行。

 

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仍在使用繁体字,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大陆在坚持使用简化字的大前提下,对于大学本科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应该增加繁体字的教学课时,要能认识、辨别。对于常用的500个繁体字,如學、習、書、寫、術、華、國、語、詩、時、間、運、動、複、興等,不但要认识,还要能够书写,从“写简识繁”,逐渐向“写简用繁”过渡。

 

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应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传统版本的“二十四史”、《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进而直接阅读没有标点的古籍。

 

在两岸四地文化交流活动中,中国大陆的学术单位、民间组织可以使用传统汉字,用繁体字印制学术论文、会议手册、大会图标等,不必简转繁或繁转简,多此一举。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年轻人也要体认到,中国大陆普遍使用简化字,应能认识、书写简化字。这对于赴大陆旅行、交友、求职、工作有其必要。不可一味强求中国大陆使用繁体字。这样做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心生芥蒂,事与愿违,欲速而未达。(作者系褚静涛,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