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火龙舞百年
图为大坑舞火龙场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万家团圆。
在香港,中秋除了吃月饼、赏花灯,还有一项独特习俗——大坑舞火龙。中秋节前,香港的“火龙”艺人们又忙碌了起来,扎火龙、清道路,为即将来临的表演做足准备。节日期间,“舞火龙”的队伍走进铜锣湾大坑的大街小巷,蜿蜒起伏的火龙在锣鼓声中欢腾起舞,热闹非凡,平日宁静的街区变得火光闪烁。这项传承了百余年的风俗,不仅寄托了香港人对中秋团圆的美好祈愿,也让人感受着时尚都会和传统文化的奇妙融合。
火龙·祈愿
所谓的“火龙”,实际上是由粗麻绳做龙骨,加上珍珠草包裹制成的,“龙身”身长67米,共有31节,重量超过100公斤,光是龙头就有48公斤重。舞动前,会由嘉宾或长者,将数万枝长寿香细密均匀地插满龙身,舞动起来火光点点、上下腾飞,颇有蛟龙出海的气势。
“我从1961年开始舞火龙,到现在已经参加了半多世纪了。”今年已经70多岁高龄的陈德辉是香港首位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次担任舞火龙的总指挥,提到舞火龙,他难掩满脸兴奋,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舞火龙的起源。“19世纪末,一场瘟疫来袭,大坑很多村民因此丧生。相传,一名长者称菩萨托梦,只要于大坑舞动火龙即可消弭疫情,这个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
自1880年中秋开始,大坑舞火龙已经在香港“游动”了过百年,期间只于抗战期间被迫停办,自此风雨不改。陈德辉说,“还记得香港回归那一天下了瓢泼大雨,没想到一擂鼓就天公造美,我们用舞火龙表达了大坑居民对香港重回祖国怀抱的喜悦。”
经历过庆祝香港回归,曾助力香港走出“非典”后的旅游低迷,“舞火龙”陪着香港特区共同成长,早已从一项民间活动变成了充满共同回忆的中秋盛事。“在大坑长大的人都知道能参加舞火龙是一种荣耀。”陈德辉笑称。如今,舞火龙不单单吸引着大坑的原居民,还吸引了不少住在区内的海外人士参与其中,和本地人共同庆祝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
火龙·乡愁
虽然台风“山竹”刚刚吹袭香港,但丝毫不减师傅们的热情,在中秋期间连续三日举行舞火龙活动。“火龙”在点睛开光后,在大坑区内巡游,途经浣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等,巡游完毕再返回浣纱街重新插香并进行表演。
“作为社区的大事,每次中秋期间,大家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齐心协力合作筹备。”叶华胜参与舞火龙已经几十年了,平日里他作为电工奔波忙碌,中秋来临,他总会义务回到大坑帮忙。“想要完成一次舞火龙其实并不容易,单是扎制火龙这一项,就需要一周多的工夫,极为考验人的耐心和体力。”
除了制作辛苦,想要把火龙舞得好看也不容易。叶华胜说,插满线香的龙头和龙珠分量极重,舞龙者往往一两分钟就需要替换,再加上龙身和龙尾部分,单单一条火龙就需要百来人协作。街坊邻里全都是义务帮忙,希望齐心协力将这个珍贵传统守护保存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一条火龙团结社区,如纽带般串联起大坑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更让居民间多了一份邻里深情。“记得小时候住在大坑的时候,年年元宵节都是人山人海,数十个赤膊汉子拿着插满线香的火龙挥舞着、奔跑着。看到火花闪闪的龙珠飞舞,火龙上下翻腾,小孩子会追着东跑西跳,大人们则在观赏之余闲话家常。”已经搬去东区的赵峰,依然保持着每年看火龙的习惯,他说如今参加舞火龙不单只是图热闹,更是在繁忙都市生活中,重拾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邻里间的脉脉温情。
火龙·传承
为了保护好这项香港传统文化活动,香港特区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对此加以推广,更与大坑坊众福利会紧密联系,通过专题研究和教育推广等工作,保护、推广和传承舞火龙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大坑舞火龙”和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4个极富“港味”的节庆项目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价值得到了国家的认同和保护。
“由于制作过程辛苦,舞动时还有可能被香灰烫伤,很多后生仔(年轻人)都没法沉下心来参与。好在舞火龙已经被纳入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知道这个项目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有更多人愿意传承这个技艺。”年轻的阿杰看着舞火龙长大,现在已经是火龙队的成员之一,他对舞火龙近年来的发扬光大深感欣慰,“这不仅是香港传统,更是华人的文化财富。”
始于祈福,世代传承,一条火龙在香港舞动百年,承载的不仅是香江儿女对美好生活、中秋团聚的不变期待,也蕴藏着炎黄子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延续。(记者 吴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