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遭遇的“断交潮”有无化解之道
香港中评社9月4日发表社评指出,中南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日前与台湾“断交”,成为民进党执政两年多以来第五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断交”速度已远超陈水扁时期。此次台萨断交恰逢蔡英文出访回台,这对蔡当局“先国际后两岸”的政策无疑是严重一击,台湾舆论也陷入“邦交国”清零倒计时的担忧。
我们发现,面对接二连三的“断交”危机,蔡当局已练就了一番“火速甩锅”的“断交”回应套路,那就是将责任归咎于大陆的打压,指责大陆“金援外交”。众所周知,“金援外交”是陈水扁执政八年对外开拓和巩固“邦交”的重要手法,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邦交国”数量不增反减。
在我们看来,蔡当局对大陆“金援外交”的指责只是其无力继续维持与萨国所谓“邦交关系”的托词。事实上,台湾与其“邦交国”关系早已岌岌可危,比如台湾位于加勒比海的“邦交国”等都亮起了黄灯,洪都拉斯驻台大使明确表示,“我们不想要现金,但我们需要台湾公司来投资,需要台湾在50年时间里帮助我们变得跟台湾现在这么繁荣。”对于这样的形势,民进党当局很清楚,“金援外交”并非维系正常外交关系的长久之计,但也拿不出任何应对的办法,也只能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同时给台湾民众一个交代,以此博取台湾民众同情,制造更加对立的两岸关系。正如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特别指出,中萨建交是政治决断,绝不是所谓的“交易筹码”。希望岛内某些人能够看清世界大势,不要把任何问题都理解为钱的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不断涌现,中国大陆对台“邦交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台“原邦交国”选择与大陆建交,原因是希望参与中国大陆在该地区提供的整体合作结构。台湾的“邦交国”也大都愿意主动融入其中,参与蛋糕制作、共同分享蛋糕。
很显然,中非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2018年2月报告认为,中国凭借其成功的对非政策和从不在合作中夹带政治意图的务实做法,已成为在非洲最具影响力的大国。近来非洲各国元首纷纷抵达北京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9月初中国大陆今年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包括近两年刚刚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布基纳法索在内的非洲53个国家都将受邀来京参加峰会,可谓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金能解一时之急却解不了一个国家发展之需,而务实的合作所创造的机遇却能为这些非洲国家解决发展的根本问题、创造繁荣的未来。从长远来看,非洲唯一一个未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台湾“邦交国”斯威士兰与中国大陆实现关系正常化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相信,每一个台湾“邦交国”在做出与中国大陆建交决定之前必然会对国内外形势进行谨慎分析,正如萨尔瓦多政府所说,和中国大陆建交将给每个萨尔瓦多人带来更多机遇,萨尔瓦多不应“与世界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国大陆建交,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大陆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台湾“邦交国”对中国大陆的向心力无法阻挡,是否与台湾“邦交国”建交的决定权已把握在中国大陆手上。陈水扁执政时期由于始终拒绝“两岸同属一中”,直接导致台湾“邦交国”数量由29个降为23个;坚持“一中外交”的两岸“外交休兵”是马英九时期对外关系平稳的关键所在,大陆对此是默认的。为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北京甚至婉拒了多个国家提出的建交要求,包括2010年就希望与北京建交的巴拿马。但我们注意到,蔡当局上台执政后,在两岸关系处理上,既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也不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有任何明确表态,“去中国化”动作频频。在对外关系处理上,蔡当局联美媚日,甚至呼吁国际力量联合对抗中国大陆。很显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没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外交休兵”的基础也就荡然无存,大陆势必也不会再像马英九时期那样因为顾忌台湾的感受而将有意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国家拒之千里之外。
我们认为,过往历史经验已经一再证明,台湾当局只有优先处理好两岸关系,才能为台湾“对外”关系赢得更大的转圜空间。如果蔡当局真想维系住“邦交国”,就应该妥善处理好两岸关系,这是蔡当局化解台湾“断交”危机的唯一通道。要知道,任何舍近求远、舍本求末的方式都只会加速蔡当局“踏实外交”计划的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