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心肝情缘”——记台湾肝移植权威专家陈肇隆
4天,13台手术,每台手术8小时以上,每天最多睡4个小时。这是68岁的台湾专家陈肇隆和同事们去年12月在北京为6个大陆孩子做肝脏移植手术的时间记录。
陈肇隆,现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名誉院长,1984年完成亚洲首例肝移植手术,被称为“亚洲换肝之父”,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什么支撑着您从事如此辛苦的工作?”面对记者提问,陈肇隆淡然一笑:“外科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看到濒临死亡的生命,在你的努力之下,不但恢复健康,未来还能回馈社会,你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援
2001年11月,陈肇隆接到北大第一医院紧急求援,罹患先天性肝纤维化的12岁河北女童陈欢欢需进行活体肝移植手术,请求高雄长庚医院予以协助。
“当时台湾正值第一次政党轮替,医学界对两岸交流也有些杂音。我们团队14人过去,机票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陈肇隆回忆说,全赖长庚医疗集团、台塑企业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先生鼎力支持,他和同事们得以排除阻力,顺利成行。
在陈肇隆团队全程指导和协助下,这例手术圆满完成,被誉为当时最大的一次两岸医疗抢救合作。
2002年,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的山东女孩董国女病情恶化,命悬一线,其家人在网上发布求救信息。陈肇隆获知后,当即与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大陆肝脏外科专家黄洁夫联系,准备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同为董国女进行肝移植手术。
当年1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与高雄长庚医院的50名医护人员,连续进行了14个小时手术,在陈肇隆、黄洁夫等多位专家带领下,将母亲的部分肝脏成功移植到董国女体内,挽救了她的生命。2006年,董国女与父母专程赴台向王永庆和陈肇隆致谢。如今她家庭幸福,孩子已经10岁。
陈肇隆办公室里收藏着一幅画,画着两只手呵护着一颗心,稚嫩的笔迹写着“有爱就有力量,感恩陈爷爷”。这是河南小朋友刘明锐送的礼物。2006年,9个月大的刘明锐因先天胆道闭锁,在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接受了陈肇隆主刀的肝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2014年我在上海演讲,刘明锐专程赶来送给我这幅画。现在,小朋友功课好,还是赛跑选手。”谈起孩子的康复,陈肇隆喜形于色。
在大陆播下医技的种子
肝移植手术难度高、风险大,陈肇隆的手术以细腻精准、出血少著称。细小的肝动脉直径仅1.5至2毫米,他和同事们以最大的细心和耐心,将手术切开的所有血管结扎起来,把出血量控制在最低程度。陈肇隆开玩笑说,东方人的手拿惯了筷子,比拿刀叉的西方人更灵巧。
1995年,陈肇隆第一次来到大陆,应邀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讲学。20多年来,他坚信“医学是救人的学问,不该有藏私的观念”,先后到访大陆百余次,帮助重庆、北京、上海、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医院开展肝移植手术,培训了百余名医生。
2006年,陈肇隆到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做手术示范,多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记录手术过程。这家医院多次派员赴高雄长庚医院学习,经多年努力,水平不断提升,去年共完成肝移植手术803例。今年仁济医院申请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邀请陈肇隆担任提名人并参与答辩。
谈起大陆医师,陈肇隆的评价是“勤奋、认真”。他清楚记得,1997年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演讲,见到一位从哈尔滨赶来的老教授仔细听讲还全程录像。
“我很好奇,就去问他。他说要带回去放给学生和同事听。我听了非常感动。”陈肇隆说,这些年每次到大陆,对医学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感到“惊艳”,在教学中自己也学到很多。对这些人生经历和结下的深厚友谊,他特别珍惜。
“帮助祖先来的地方”
“王永庆先生常对我说,只要我们有能力,就要尽力帮助祖先来的地方。”陈肇隆坦言,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如今,他正帮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提升技术水平,打造另一个先进的肝移植中心。
正在高雄长庚医院学习的湖南省儿童医院麻醉师陈政说:“陈院长很支持我们来,我在这里住宿免费,吃饭还打折。长庚员工能去哪,我就能去哪,他们认为我来了就是自己人。”长庚团队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让这位大陆医生十分感动。
高雄长庚医院现任院长、陈肇隆团队重要成员王植熙介绍,迄今共有24名大陆患者在该院进行肝移植手术,前来进修的大陆和全球各地医生逾300名。“一个医生能拯救的病人有限,但把先进医术传授给更多人,或许地球另一端的一个生命就会得救。”
现在,陈肇隆仍坚守医疗一线。每周一、五门诊,二、三、四做手术,周六日参加学术交流,行程排得满满。
近两年,陈肇隆还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指导诊治肝胆胰外科疑难病例。他的这份情怀,让两岸医界人士感佩不已。
仁者心,同胞情,两岸缘。面对赞美,陈肇隆处之泰然,他说尤其要感谢患者将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他。
“迄今高雄长庚共进行了1700多例肝移植手术,每个患者都曾生命危急。这些有血有泪的故事,让我更深切体会到人间深情和人性的伟大、高洁。”他说。( 新华社台北8月20日电 记者查文晔、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