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掌门人菲舍尔——博物馆里的“世界公民”
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 资料图/网络
身为大英博物馆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位非英国籍掌门人,哈特维希·菲舍尔坚信“博物馆里没有外国人”。
这不仅是这位出生于德国的艺术史学家对自己身份的看法,也是他对全球博物馆业发展的期许。自2016年接掌大英博物馆以来,他挑起全面改造大英博物馆的重任,同时加速与其他国家博物馆合作,力求将“世界文明开放、大同”的理念更充分地体现于这座拥有26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博物馆。
来自德国的“博物馆迷”
在大英博物馆完成改造后新近重开的“何鸿卿爵士中国与南亚馆”(中国馆)里,菲舍尔近日接受了新华社独家专访。镜头前,55岁的他眼神明亮,沉稳睿智,展现出德国人严谨的一面。
“我很小就跟随父母来过大英博物馆,这里是英国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无人不知。但对一名专业人士而言,大英博物馆的意义更重要,”他说,“因此,当收到来这里出任馆长的邀请时,我立刻点头同意,一秒钟都没犹豫。”
菲舍尔1962年12月出生在德国汉堡。幼年时,博物馆为菲舍尔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从小就喜欢去各种博物馆看展览,那里是我的探索之地。”
随着年龄增长,菲舍尔开始懂得展品背后的故事,开始关注展品与艺术、文化以及他自身之间的奇妙关联,对博物馆也越发痴迷。
他认为,博物馆展现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展品,而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鲜活的经历、有温度的知识”,能与每个参观者都产生关联。他想与更多人分享这样的体验,高中毕业时就打定主意将来要在博物馆工作。
菲舍尔精通德、英、法、意四国语言,1994年从波恩大学博士毕业后到瑞士巴塞尔一家艺术博物馆工作数年。2006年,他回到德国,在埃森一家当代艺术博物馆任馆长。2012年,他被任命为德累斯顿国家艺术陈列馆馆长。
“博物馆是我的事业,这是我青少年时期就形成的梦想,好在它实现了。”
多元文化支持者
在德累斯顿工作期间,菲舍尔以国际化眼光成功在博物馆界树立了声望。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陈列馆位于萨克森州,下辖14个分馆,展品主要为萨克森州历代公爵从世界各地搜集的珍贵藏品。菲舍尔上任后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展示中国、土耳其、印度等外国文化的展览,试图联通德国、欧洲与全世界的文明。
他认为,世界级博物馆必须摆脱民族、种族和地域思维的局限,不应只凸显自身所在国家的文化身份,而是应该向全世界文化敞开大门,更多展示文化包容性、多样性,满足人类与生俱来对这个多元化世界的好奇心。
秉持这样的国际化理念,菲舍尔在短短几年间把德累斯顿国家艺术陈列馆的影响力从“欧洲级”提升到“世界级”,也因此赢得了大英博物馆前任馆长尼尔·麦格雷戈的信任,被他选为接班人。
曾有英国媒体质疑菲舍尔作为一名外国人是否有实力续写大英博物馆的辉煌。他对此回应说:“这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博物馆,一旦你跨进它的大门,里面就没有外国人,只有世界文化。(这里)没有分界、没有限制。”
肩负重任的改造者
执掌大英博物馆以来,菲舍尔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改造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
既要维持场馆的日常运营,又要以更连贯、更现代、更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呈现展品,将博物馆“带入下一个阶段”,菲舍尔肩负重任。
他认为,博物馆想要持续生存下去,必须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他赞成利用新技术手段,尤其是数字媒体方式,重新策划和展示藏品,但“你得小心,不能过度,因为观众最期待看的还是展品本身”。
除了技术,合作也是改造的重要一环。“和大英博物馆一样,全球的博物馆都面临同样的基本挑战:如何以最密集、最开放、最受欢迎的方式向更多参观者展示人类的文化遗产。唯一的办法就是合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团队合作、分享和共建。”他说。
2017年12月,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完成历时一年多的内部装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菲舍尔认为,中国馆是体现他整体改造思路的重要的第一步。
他说,中国馆是大英博物馆参观者到访最多的馆厅之一,其地位“至关重要”。为了体现历史深度和延续性,改造后的中国馆展品中增加了一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品。
曾多次到访中国的菲舍尔说:“我非常喜欢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展厅。”但他同时也感叹:“没人能够充分展现中国的历史,它太广阔,太丰富,太多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供尽可能多的途径,让参观者接触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新华社伦敦电 记者张代蕾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