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华夏画佛第一村”:农民变画师 作品远销海内外
在皖豫交界的安徽阜阳界首市陶庙镇,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这里的村民喜爱学书画,整个村庄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村里的农民画家形成一支成规模的创作队伍,他们一步步由乡间田头迈入艺术殿堂,作品远销海内外,被誉为“华夏画佛第一村”。
近日,记者来到陶庙镇司营村,在村西一公里处,一座仿古建筑群映入眼帘,这就是司营村的翰墨文化产业园。走进园内,只见小桥流水,廊坊迂回,一栋栋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色古香。
在文化园的画室内,几名“画家”正聚精会神,挥毫泼墨。一幅幅佛像、花鸟作品栩栩如生,或酣畅淋漓,或疏朗清秀,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前在家里种地、养猪,到这里学习绘画已经有三年了,收入还不错。”村民张英正专注地给手中的一幅佛画上色。她告诉记者,过去农闲时就出去打工,现在在这里画画,每月收入都有几千元人民币。
吴其君以前也在家务农,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现在不但掌握了基本绘画技巧,还在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画风,擅长画花鸟和佛像,俨然成为一位“农民书画家”。“这里的老师免费教学员作画,现在一个月能画60多幅,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比种庄稼强多了。”吴其君说。
据界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达介绍,村里像吴其君这样以画画为生的村民有70多人,平均年收入3万元人民币。目前司营村已形成了产、供、销,并集文化、生态体验、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形成了年创作书画作品3万多件、产值达5000万元人民币、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人的产业规模。
李达表示,翰墨文化园的建设初衷,就是利用文化带动村庄的发展、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为了提高农民的绘画技术和兴趣,该园多次邀请知名画家和艺术家到文化园内免费对村民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从事以画佛画龙为主的农民书画家。
现在,司营村翰墨文化园从事传统书画创作的农民正一步步由乡间田头迈入艺术殿堂,把“草根文化”转变成时代精品。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到文化园休闲观光,体味这里的翰墨清香,司营村也将因此成为一座充满书墨之香的文化村。
据了解,目前,翰墨文化影视基地正在建设中,司营村也依托该基地发展文化休闲观光产业,挖掘当地丰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和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文化产业园。(中新社阜阳2月22日电 作者 张俊 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