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人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中华文化伟大聚合力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顾过去一年,香港、澳门、台湾相关学者与代表人士认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这一“中国方案”日益深入人心,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伟大聚合力,将成为中国对世界发展进步的新贡献。
香港资深传媒人郭一鸣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大背景,一方面在于部分国家近年来出现反全球化倾向,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矛盾;另一方面在于中国整体实力提升,在国际社会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应当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责任。一年来,国际社会愈发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是更为包容多元的国际新格局,其中包含和平安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等理念无不回应着人类的共同需求。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经硕士课程导师袁弥昌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继“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之后一项新的全球治理理念。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看到这一理念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舞台被提及,而“一带一路”等倡议和方案则有助把这个宏大的主张和愿景化作务实的目标,赢得国际社会更多认同和支持。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邓飞表示,冷战结束后几十年,整个世界文明的意识形态都是以西方意识形态为主导,西方意识形态则以“对抗”为核心。但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交流日趋密切,以“对抗”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显然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求同存异与共同发展,符合人类共同利益。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对“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来说有极大的正面影响。随着国家国际地位提升,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好,香港“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过程中,香港可以借助国家的平台,在金融、贸易、法律、仲裁、医疗、影视等领域发挥优势,得到更大发展。“国家好,香港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对香港最有利的安排。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郝雨凡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对于传统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游戏”而言,是全新视角。中国领导人针对当前国际关系和全球走势面临的复杂问题,以担当的精神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而这一理念与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一脉相承。而今,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赞同并愿意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伟大聚合力。回归祖国后的澳门,不同文明、文化和宗教的人们共同支持起这个城市的繁荣,显示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上的成功实践。
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表示,去年习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深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问题,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提出了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中国方案”,令人印象深刻。一年来,中国大陆在推动合作共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继续扮演“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表现出气势和担当。
他认为,中国大陆将继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重要影响。“相对于趋于保守主义路线的美国,中国大陆的主张无疑更受到世界关注,更能引起共鸣、受到欢迎。”(新华社电 参与采写:周雪婷、郜婕、王晨曦、李凯、李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