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返乡”到“寻根”:两岸交流迎来“寻二代”时代
文/麦徒
97岁老兵,一封邮件,一瓣归心,从离乡到再回乡,77年家国;从台湾到泸县,3000里归程……这是川籍台湾老兵胡定远的漫漫寻亲路。1940年,年仅20岁的他,被拉壮丁参军,送到武汉、缅甸、印度抗日,尔后孤苦台湾七十年。今年3月,其儿媳妇向今日头条的公益项目“头条寻人”发了求助邮件,4月10日,胡定远找到了四川泸州的亲人。
“父亲十多岁就到了台湾,他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回乡的那,”,为替离世多年的父亲方德才还愿,今年12月,台湾的方志鹏向“头条寻人”求助。12月21日,寻亲弹窗发出后,短短4个小时之后,就联系上了他要找的大陆亲人。时隔68年后,得知赴台弟弟的消息,方德才在南京的91岁哥哥老泪纵横。
两个真实的寻亲故事,一样的悲欢离合:他们从别离、寻根到“重聚”,横跨着地域,纵隔着时代。
这是一代人际遇的投射:他们当年被时代洪流挟裹着,不得不离乡背井,之后被随带迁徙,越过一湾海峡抵达台湾。从此骨肉分离,来往断绝,长达数十载。如今他们或已垂暮,或已过世,他们的子女或孙辈,则为了弥补他们此前未了的心结,成了“寻二代”,为他们寻亲。
自“头条寻人”成立两岸寻亲项目以来,截至12月21日,就已为12位“寻二代”成功找到其大陆亲人。
断线风筝,终归有源。为“寻二代”寻亲,本质上也是用追根溯源,给“离线”的风筝重新接上那根文化认同的线。
“寻二代”已成为当下两岸寻亲的主力
觅渡,觅渡,渡何处?亲人在水一方,故乡遥隔万里,于是便有了乡愁。
因为乡愁牵引,1987年开放探亲后,不少赴台老兵踏上了归途。
1992年,台湾作家张至璋也开始了寻找,他要找的是跟他失散43年的父亲。在寻亲途中,他曾感到恍惚——“十二亿人里,像我这样遭遇的,又有多少呢?”他寻到了2001年,父亲是找到了,可已去世十年。
张至璋们,无疑是第一代两岸寻亲者。他们生在大陆、羁旅海岛,亲历过与至亲的生离死别,“去时还是全盛红颜子,归来已成半死白头翁”。如今,这代寻亲者有的离开人世,有的已迟暮衰年。他们中有的人寻亲未果,抱憾而去;有的人则是虽已找到家属,可随着时间流逝,两边又重归失联。
在此时代背景下,方志鹏们这样的“寻二代”,就成了当下两岸寻亲的主力。
“寻二代”们跟作为父辈的第一代两岸寻亲者不一样:他们从小生在台湾、长在台湾,没经历过从大陆到台湾的移居,所以不像上代人那样有着很深的羁旅情结。
香港《广角镜》1986年5月号曾记载一位老兵的一段话:“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里,我们将人性中,的需求,压到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这般“客居”心态,就普遍存在于赴台老兵身上,但在“寻二代”身上可能并不强烈。
如果说,以老兵为主体的那代寻亲者寻亲,是为了舔舐与乡愁伴生的隐痛;探亲,则是回到儿时生自己养自己的故土,那“寻二代”的寻亲,指向的则未必是“返乡”,而是“寻根”。
从初衷上讲,他们寻亲,多是出于子承父(母)志或是为父母完成遗愿;从本质上看,他们寻亲,也不是寻找地理维度上的家乡,而是寻觅认祖归宗意义上的原乡;从寻亲对象上讲,他们要寻的亲,不是诸如父、母、亲兄弟或亲姐妹之类的最核心亲缘圈,而以旁亲或宗亲为主。他们有意去接续父辈的归宗情结,去连上断了的亲缘线,去完成身份认同层面的寻根。
1987年5月于台湾成立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曾在传单上写道:“我们只求,父母若健在,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若不在,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或许是上一代两岸寻亲者最直接的诉求。但“寻二代”们的寻亲目的,则通常是通过籍贯上溯和家族文化打捞,在饮水思源中完成“我来自哪”的身份确认。
“寻二代”寻亲的意义不逊于30年前的探亲潮
今年是海峡两岸恢复交流30周年。若将时间拉回二三十年前,毫无疑问,是那些赴台老兵们与历史推攘半世,站在了两岸关系的关口。但时至今日,他们“芳华”早已不再,站立于关口上的,是接续他们寻亲衣钵的“寻二代”们。
若从历史和现实的纬度打量“寻二代”们的寻亲,其意义其实未必逊于30年前的那一波探亲潮。
30年前的赴台老兵回大陆探亲,客观上推动了两岸关系的破冰与回暖。这波探亲潮,带来的是对两岸约40年来民间隔阂的消融,并推动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大三通”的实现。此后,两岸民间交往在探亲访友之外更多的交流形式(如采访观光和经商投资)中愈显频密。虽然两岸关系仍时有波折,可彼此沟通的大门,再也合不上了。
而如今的“寻二代”寻亲,在两岸恢复交流30周年的节点上,也有着特别的意义承载。
这两年,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保持“冷和”式的悬宕,两岸关系也遭遇僵滞。受省籍背景与生活经历影响,台湾年轻世代对所属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也在嬗变。让两岸关系顺承“血脉相连”的情感联系,也成了时代命题。
这些年来,大陆方面在着力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上,定力:不断推动各项惠台措施,为在大陆生活、学习、工作的台湾同胞提供便利措施,很多地方还出台了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的新政策;积极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两岸中华文化论坛”“两岸文化发展论坛”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两岸文化人。
为“寻二代”寻亲,也是两岸交流中最能指向“同根同源”价值共识的形式。两岸同胞,本出一脉,血浓于水,而寻亲就是对血脉关联线索的“打捞”。他们的寻亲,能穿过世代隔膜,重新连上断掉的“感情线”,唤回那层被时间冲淡的认同感;也让更多对岸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在乡愁与归根情结的代际承袭中强化。
亲近亲近,通常都是“亲”而更“近”。“寻二代”们发掘出那层被历史尘土深埋的亲缘脉络,也必然拉近跟对岸同胞的心理距离,还有可能变成两岸交流频密化的推动者,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大有裨益。
帮“寻二代”寻亲,其实也是让赴台老兵的后代们重新拾回“联络”——这里的“联络”,非但是亲人间的熟络,更是对大陆基于血脉认同的情感层面的亲近。
技术为“寻二代”寻亲“赋能”
“寻二代”们的寻亲路径跟父辈的大不一样。老兵们寻亲,通常都是先还乡,再找属地有关部门提供帮助,他们寻亲动辄如“大海捞针”,寻亲路也经常长路漫漫;“寻二代”们寻亲,则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更有技术含量,“先通过网络找到失联已久的亲人,找到之后到大陆探亲”,成了其寻亲的常见打开方式。
今日头条发起的公益寻人项目“头条寻人”,就解锁了为“寻二代”寻亲各种赋能的正确姿势。
哈耶克说,“商业是,的公益”。在移动互联网和AI技术蓬勃兴起的今天,“技术”也是一种公益。而将技术直接用于公益,其公益价值也会来得更强劲和直接。
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和精准地域弹窗技术,就能用于反哺寻人;而庞大的用户基数,则也在发动网民广泛参与中提升成功寻到人的几率。
所以,自去年2月摁下“启动键”起,“头条寻人”就在借助“互联网+”的精准地域弹窗技术,对寻亲信息进行精准的定向地域推送。
正因如此,截至目前,也就是仅成立不到两年之际,“头条寻人”就成功寻回近4300名走失者。前不久广受关注的“30年前被拐死缓犯终寻亲成功”新闻中,被拐者能寻亲成功,就是拜司法部门和“头条寻人”携手助其寻亲所赐。
正缘于其技术有极强的地域穿透力,这也能用在两岸寻亲上。今年5月,赴台已故老兵任舟先的女儿任小美女士向湖南的某公益组织提供寻亲信息后,经“头条寻人”推送,短短数小时,就有近50个提供线索来电,最终通过微信比对,她很快与在贵州的堂弟确认了亲属关系。
也正是由于今日头条用科技赋能,使许多困难极大寻亲案例被完成,很多潜在“寻二代”寻亲需求也被激发出来。为父寻亲的台湾方志鹏先生就在12月下旬,在台湾电视报道中看到今日头条两岸寻亲的故事,就开始燃起寻亲的念头,替离世多年的父亲方德才找到亲人。结果寻亲信息弹窗到合肥和南京后,4个小时后,就联系上了大陆亲人。
当技术让寻亲从“大海捞针”变成“精准寻人”,这既会让“互联网+”显现出了“关照人情冷暖”的一面,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传输,还能帮助更多的“寻二代”寻亲并圆梦。
乡愁万缕割不断,两岸何止一线牵。第一代两岸寻亲者已经老去,但“寻二代”在接续他们的乡愁,这本就是个隐喻:两岸关系如今正遭受挑战,但两岸交流会延续下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以想见,当越来越多的“寻二代”踏上寻亲路,必然会裨益于两岸民间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
而寻亲,寻到的必定不只是“亲”,还有情感脐带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