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城”的美丽变迁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12-10 15:32:09 | 来源: 新华网 |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景洪城全貌(资料照片);下图为澜沧江两岸的景洪城一角(11月30日新华社记者江文耀使用无人机拍摄)。
景洪市坐落在澜沧江畔,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景洪”为傣语音译,意为“黎明之城”。1982年,西双版纳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业迅速发展,仅用了六年时间,游客人数从1986年不足一万人次到1992年突破100万人次。而此时景洪城建成区面积还不到十平方公里,难以满足游客激增的需要。
1993年起,西双版纳开始建设旅游度假区,众多星级酒店相继落成,城市接待硬件水平逐步提高,国家级港口景洪港建成并不断完善,1999年西双版纳大桥建成,“黎明之城”的光彩开始在澜沧江两岸同步绚烂。
如今,景洪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呈现新格局,2017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3.23亿元。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深入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今日的景洪旅游,不再仅仅依托自然资源,更凭借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气质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景洪市孔雀湖景观(资料照片);下图为掩映在绿树与高楼之间的景洪市孔雀湖(11月30日新华社记者江文耀使用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1979年的泼水节(资料照片);下图为游客在云南景洪市泼水广场上泼水狂欢(2017年4月15日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建设中的西双版纳大桥(资料照片);下图为4月13日拍摄的西双版纳澜沧江畔万人齐放孔明灯的场景(邵滨摄)。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4年景洪港动工建设的场景(资料照片);下图为景洪港及澜沧江两岸(11月30日新华社记者江文耀使用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6年拍摄的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大门(资料照片);下图为景洪市新地标——告庄夜景(12月1日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新华社发
新人们以景洪城市天际线为背景在澜沧江边拍婚纱照(1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游客在景洪曼听公园游玩(12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游客在景洪夜市游玩(12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孩子们在景洪热带花卉园的草地上玩耍(12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澜沧江边景洪市夜景(12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相关新闻
- 2018-12-10改革开放40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从2100万降到267万
- 2018-12-06编剧唐尧亮相《大江大河》发布会 作为改革开放同龄人感谢这个时代
- 2018-12-06“国家从未忘记”——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重大贡献
- 2018-12-05梁维特:改革开放为澳门经济多元发展开辟新径
新闻推荐
- 两岸“春帆共济”,青年“同心筑梦”!湖里区成立首个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服务联盟2025-02-21
-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2025-02-21
- 市场监管总局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我要用歌声讲好澳门故事2025-02-21
- 潘贤掌出席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暨福州台协换届系列活动2025-02-21
- 台商扎根福州、投资福州的决心信心始终未变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