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亚太合作的大船再次起航 应谨记“开放、创新、包容”

为期两天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星期日(18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闭幕。会议期间,各成员经济体围绕“把握包容性机遇,拥抱数字化未来”这一主题,在推进互联互通、亚太自贸区建设、数字经济以及后“茂物目标”愿景等方面达成共识,取得重要积极的成果,发出了支持和维护自由贸易、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阐释的以“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为导向的“五点主张”受到与会各界广泛认同。可以预见,这份“中国方案”将为未来亚太合作注入三大动力。

 

首先,亚太的未来在于“开放”。

 

当前,亚太地区又一次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全球化成果、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逆全球化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站在世界发展大势的战略高度,呼吁各经济体要着力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为亚太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大目标”。

 

以中国为例,在不久前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方达成的578亿美元成交额,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开放市场带来的好处,看清了自我封闭没有出路。正因此,会议期间,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在讨论中都表示,要支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WTO发挥应有的作用。唯有坚持这一共识,才能确保亚太这艘大船在正确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其次,亚太合作的关键在于“创新”。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近年来,APEC成员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以搭上数字经济这趟快车。但同时,APEC区域内仍有35%的经济体数字环境和技术水平较差,面临着诸多发展困难。

 

从2014年APEC北京峰会首次将互联网经济引入APEC的合作框架内,到2017年APEC岘港峰会制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再到今年峰会提出“拥抱数字化未来”、在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建设和APEC贸易增加值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数字经济正成为APEC未来增长的新动能。

 

对此,习近平主席指出“数字经济是亚太乃至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张“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增强数字经济可及性”等。这些主张反映了中国对亚太数字经济未来的真知灼见,也反映了中国在这方面愿与亚太乃至世界分享的胸怀。

 

事实上,作为“数字大国”,中国在分享经济、网络零售、移动支付等技术模式上的创新,正在为亚太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帮助。比如,在本届峰会举办地巴新,中国公司帮助建设的骨干光纤传输网络联通了巴新14个沿海省份;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APEC高官会主席伊万·波马卢认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在该领域有着独特的影响力。

 

 第三,亚太的发展需要“包容”。

 

亚太地区多样性突出、包容性不足是其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比如,各经济体都想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但由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门槛较高,有些经济体在数字基础设施、技术积累、人才储备等方面基础薄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正因此,“把握包容性机遇”成为本次峰会的一个焦点议题。

 

对此,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要“立足多样性实际,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深入落实互联互通蓝图”、“为各国营造共同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其目的是推动亚太地区“发展更加均衡、增长更可持续、机会更加平等、社会更加包容”。

 

互联互通是实现包容联动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无疑是个成功实践。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4403.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习近平在发言中表示,经过5年努力,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深入发展新阶段。参加本次峰会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表示,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可以为各国提供新的市场、新的资源和新的机遇。

 

APEC巴新峰会已落下帷幕,亚太发展的大船再次起航,制定后“茂物目标”愿景将是下一个目的地。对此,中国提出以高水平自贸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包容性数字经济为经贸领域的三大要素,为亚太的未来保驾护航。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亚太合作进程将面临诸多挑战。各经济体唯有秉承开放、创新、包容的理念,“坚持共谋发展这个公约数,协商处理分歧,探索解决共同挑战”,才有可能共同驾驶亚太这艘大船驶向更美好的未来。(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