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藏族耄耋老人亲历的藏历新年变迁
编辑: 霍建阳 | 时间: 2018-02-26 10:59:19 | 来源: 新华网 |
资料图
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林芝市巴宜区86岁的达吉老人,吃过午饭后像往常一样晒着太阳,一遍又一遍地咂摸着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小时候过年基本没啥吃的,水果、卡塞、牛肉都吃不到。”达吉老人说,“那时候,连喝酥油茶都是小心翼翼的。放一块酥油在茶杯边上,吹到一边喝一点点,这样下次喝的时候还能有酥油的味道。俗称‘放一块管七天’。”
当时,达吉老人家没有地,只能从“差巴”(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手里租地来种。一年到头,无论地里的收入多少,都要将收获的粮食分一半出去。
“那时实在太困难了,几乎每天都吃不饱肚子。过年还得找庄园主借粮食吃。”达吉老人说。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达吉和西藏其他群众一样,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我到现在还留着分给我家的土地证,舍不得丢掉。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家幸福生活的开始。”达吉老人说,“分了土地之后,家里的日子就慢慢好转了。”
当时,家里小孩多。达吉老人只能在天亮之前把家务活干完,喂好小孩,天亮之后再去干农活。
后来因为表现出色,达吉入了党,每次开会后都将政策认真地传达给村民。虽然累,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达吉老人说,自己那时“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开心”。
当年过年,达吉割了肉,还特意给孩子们买了糖果,一家人痛痛快快地过了难忘的新年。
现在,达吉老人的第四代已经有了14个人。孩子们都有工作,她也有干部补贴和高龄老人补贴,吃穿不愁,过节更是应有尽有。
新年第一天,达吉老人依然像往年一样,天还未亮就去接新年的第一桶水,腿脚显得格外麻利。“日子越来越好,心气儿越来越顺。”他说。
采访时,老人两岁的重孙子扎西次旺调皮地在屋里跑来跑去,不时嚷着往太奶奶怀里钻。“他们赶上了好时代,”老人抱着重孙子,一脸慈爱地说,“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党给的。”
新闻推荐
- 两岸“春帆共济”,青年“同心筑梦”!湖里区成立首个台青就业创业基地服务联盟2025-02-21
- 外国智库专家:美国新一轮关税战冲击全球经济2025-02-21
- 市场监管总局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传唱人龙紫岚:我要用歌声讲好澳门故事2025-02-21
- 潘贤掌出席全国台企联新春联谊活动暨福州台协换届系列活动2025-02-21
- 台商扎根福州、投资福州的决心信心始终未变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