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弊病缠身积重难返
因不满“劳动基准法”修法,台湾多个劳工团体近日发动游行,要求台湾当局行政机构撤回此次修法。
据台湾媒体报道,2015年台湾吸引侨外资投资案例1952件,2016年为1909件,今年截至12月初有1671件,连续3年下滑。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世界各经济体外来直接投资存量占GDP的比重平均约为35%,台湾只有14.2%,比率明显偏低。
外商投资减少的同时,台湾本土企业也不断出走,内资同样在流失。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表示,投资环境友善化是首要课题,当局若有心增加台湾的投资,前提是必须鼓励内资继续在台湾投资,外资就会进来。“内资都不投资,外资为何要来?”
“五缺”问题很严重
为什么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不愿在台湾投资?在众多因素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五缺”问题——缺水、缺电、缺地、缺才、缺工。
外商方面,台北美国商会、欧洲商会等团体的年度报告连续反映,外商来台投资面临水电供应不稳、中北部地区土地供给不足、中南部招募不到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等困难;而在前不久举行的台湾工商协进会与台“行政院长”赖清德进行的早餐会上,工商团体也围绕“五缺”的后续规划问题作讨论建言。
在“五缺”中,首当其冲的是“缺电”。由于民进党在没有推出配套举措的情况下推进“非核家园”,造成岛内大幅度缺电,如今台湾又因为冬季雾霾而削减燃煤发电量,更造成电力的“雪上加霜”。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就曾表示,台积电的晶圆流水线必须24小时运转,停电一秒钟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如果缺电,企业家的投资兴趣就可能大为减少。
而在“缺才”和“缺工”方面,台湾的薪资不具备竞争力,包含“一例一休”政策的“劳动基准法”虽然一再修正,但还是没有解决劳工如何避免长时间加班、过劳工作的问题。
此外,台湾地区山坡陡峭、雨势集中、河川短促,加上人口密度高、当局管理不善,形成“缺水”;地狭人稠、部分财团屯积工业用地图利,造成“缺地”。这“五缺”因素影响了本土和外资企业在台发展的积极性。
法规死板优惠少
如果说“五缺”的存在是外商和本土企业不想在台湾投资的不利条件,那么,法规死板和优惠举措少,则让这些企业觉得在台投资缺少诱惑力。
美国商会近日表示,台湾内需市场小,且与主要贸易伙伴尚未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长此以往,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在内外在因素不足的情况下,若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台湾在很多地方应该要更开放、对外资更友善。邻近的新加坡、香港、越南等都加速开放脚步,相较之下,台湾法规僵硬,无法回应产业所需,令外商忧心。
英侨商务协会认为,引进国际资金是一场竞赛,他们支持台湾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简化审查程序,并引入更多国际人才,如果能招揽国际人才来台工作,有助于台湾建立创新创业环境。
同样,林伯丰也强调,投资环境友善化是首要课题,在友善环境上,税制、法规方面的国际接轨是重中之重。在法规层面,他特别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就因为法规的限制,让台湾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上落后,也就遑论吸引创新科技业的投资者。
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认为,想要外资来台湾投资,就要问台湾有什么投资机会,来了能够投资什么,又可以在哪里投资?在税制上,台湾又有什么优惠可以吸引外资的?他说,目前台湾在不管是投资移民政策或是延揽人才制度上,依然有很多的管制。
调整转型困难多
面对企业投资出现滑落的情况,台当局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措施因应。赖清德表示,未来要通过简化外商侨商投资审议程序、开放外资投资及跨行业经营、加强对外招商且以能带动岛内创新产业发展者发展这三项举措来推动外资投资的增长。
不过,这一建议提出后,岛内舆论并不认为三项措施会行之有效。《中国时报》评论表示,这三项举措大幅拉高外资来台投资很难,特别是当前台湾被许多宏观政策与结构性问题绑架时,小枝小节努力的效果必然被抵销。这其中包括经贸边缘化、两岸关系紧张,以及供电危机、人才流失、薪资停滞等问题,都需要先解决。
除了针对外商投资的三个举措,赖清德还在与台湾工商协进会的早餐会上向与会企业提出“投资台湾”“提高员工起薪”“多多指教”的三个拜托。但对于这样的呼吁,企业代表则回应以“三要”:“要冻涨基本工资”“政策要松绑”“要核能发电”。
林伯丰直言,要企业在台湾再投资,当局必须要化解企业对缺电、限电的疑虑。而关于提高员工薪资的部分,张忠谋则表示,提高薪水是自由人力市场的自然发展,当局出来劝企业提高薪水,基本违反了自由人力市场的运作。其他企业也认为,业务兴盛之后为辛苦员工加薪是水到渠成的事,不需要他人来叮嘱,时机未到在一旁大声呼吁,也于事无补。(台北12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柴逸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