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两岸交流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两岸交流三十年,1987年出生的我也三十岁了,这彷彿注定我与大陆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的岁月里,两岸关系之间有热有冷,但不变的是两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交流却仍是蓬勃的成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罗鼎钧
1987年至1995年之久别重逢初识期。1987年7月台湾解严,伴随而来的是风起云涌的社会变化,老兵返乡也在同年底正式启动,在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期的广州车站和香港,都可以看到许多台湾老兵们一波波的返乡探亲以一解乡愁,那种久别重逢的思乡之情,两岸同胞血浓于血的故事天天在两岸间不断的上演。此时正值台湾经济发展达到最高速的时期,第一批的台商和台干们也成群结队的西进大陆进行投资,这也造就了广大大陆同胞对于台湾人的第一印象和第一类接触,分隔三十八载的两岸同胞也在这个时期,就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般一切都重头认识起,两岸上至官方下至民间都不断用最热切复杂的心情重新认识彼此。
汪辜会晤(资料图)
1996年至2008年之忽冷忽热时期。自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第一次选举以来,两岸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是忽冷忽热,1998年“汪辜会晤”的成功举办可说是此时期热度的最高点,但好巧不巧李登辉搞了个“两国论”一直到陈水扁上台乱搞“一边一国”两岸关系之间急遽至冰点,好在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赴大陆开启了和平之旅,同时也奠定了两岸政党之间的交流。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两岸经贸的往来却急遽的上升,大陆也在此时期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赴大陆台湾同胞人次不断的增加。进入2000年初的台湾社会里,“移民上海”更成为西进大陆的一门显学,两岸婚姻每年结婚数达两三万对达到最高峰。两岸在此阶段政治上冷却到了极点,但在两岸经济和社会往来却屡创高峰,此时期两岸同胞是以台湾同胞从以往的台商台干群体逐步扩张至各个阶层西进大陆发展的开始。
第六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2017年6月在厦门举行,图为论坛期间两岸配偶举行集体婚礼
2008年至2016年之两岸双向大交流时期。在“九二共识”基础下加上马英九上台,实现了两岸“大三通”和大陆游客、学生赴台等双向交流的时期,这也是两岸分隔以来前所未有的一个荣景,两岸之间也正是从以往单向走进双向,台湾校园里可以听到大江南北口音的大陆同学们,一时间来到宝岛旅行也成为大陆同胞亲朋好友间热议的一个话题。台湾青年赴大陆求学就业创业也在此时期成为一个新的热潮,两岸之间的经济实力也在此时画出了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台湾青年也都把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目标望向大陆,因为此时的大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台湾仍旧在政治内耗和缅怀过去过去经济发展的荣景,大陆已经崛起许多台湾同胞也看到机遇数以万计的台湾青年也默默地来到大陆发展,因为大家知道梦想就在大陆。
前国民党主席洪秀珠2016年参访北京中关村创业公社,给在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加油鼓劲
2016年5月20日迄今的一年多里,蔡英文当局仍旧在重搞政治内耗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大陆则在十九大之后规划了更多五年十年乃至两个一百年的愿景,这些看得到也正在做的规划,特别是让许多赴大陆生活就业创业或即将赴大陆开展新生活的台湾同胞有感。两岸交流三十年了,我在大陆也迈入第四个年头,从1998年第一次来到大陆近二十年以来,看到了大陆整体发展的进步,同时也有幸成为两岸交流三十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三十年过去了,期待未来两岸同胞能够一起心连心为两岸的下一代一起而努力,我三十岁,两岸交流三十年,我希望两岸之间能更好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罗鼎钧)
两岸30年 不信“回家”长坎坷
2017-11-17 10:38:17
杨祖珺在“两岸交流三十年纪念会”上发言。
生要奉上一杯茶,死要敬上三炷香。身为人子,这是人性中最大的需求。但是在30多年前的台湾,这却是逾越雷池“通匪”的死罪。
近日,台北一场“两岸交流30年纪念会”上,从沈阳嫁到台湾的李采恩说:“我特意带着我9岁的儿子来,就是想告诉他,你现在想见姥姥就见姥姥,这是很多前辈用痛苦、呐喊、豁出命争取来的。”
李采恩口中的前辈,是当年数十万名有家归不得的老兵(大陆籍退伍军人),是所有同情、帮助、与老兵站在一起冲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天条”的人们……
想家 撬动两岸坚冰
无论何时何地,说到台湾的老兵探亲,不会错过1987年3月28日、老兵何文德在台北“幸安国小”的那段呐喊:“我,何文德,湖北省房县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死也要回大陆!不达目的,死不罢休!你要抓、要杀、要活埋,听清楚,动手吧!”
当时在场的杨祖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个时候,不容易啊!”杨祖珺当时所在的《前进》杂志社,成为返乡探亲运动的推手,1987年4月何文德任会长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立,地址就在杂志社内。虽然“我的父母在哪里”是老兵们的集体痛苦,但杨祖珺回忆:“问一句‘老乡,想回家吗’却等同于‘共产党’。我们印了‘想家’的传单,每一份传单都是募款印的,何文德非常珍惜,每张都坚持亲自送到老兵手上,但发传单时被跟监,被打被抢,我们就发动一些热心的年轻人一对一地远远跟着发传单的人,遇到情况赶紧往杂志社打电话报信,我就守在杂志社接电话……”即使这样,何文德还是在彰化的“荣民之家”被痛打出门。有影像存证,何文德在台北的街头,衬衫上喷着“想家”的大字,问声:“老乡,你想家吗?”递上传单并一鞠躬。
事隔30年,记者在台北重读杨祖珺提供的当年的传单,瞬间触到那时的悲愤和乡愁: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想回家,怎么办?你想念父母吗?回家的时候到了!最脆弱的情感凝聚成最坚强的力量,战胜恐惧与强权。
当台北街头有越来越多的人穿上“想家”的衬衫;当1987年的母亲节,热闹的“国父纪念馆”广场,牵着幼儿的年轻母亲和穿着“想家”衬衫的半百儿子站成两排相对,无言展示母子分离之痛;当这些“老儿子们”一起合唱: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想家”两字撬动了两岸坚冰——
1987年10月15日,时任“内政部长”的吴伯雄代表台湾当局宣布: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外,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等亲以内亲属的,可以申请赴大陆探亲。
回家 推动两岸新局
有什么能抵挡亲情的力量?30年前的11月2日,台北开办回大陆探亲手续首日,凌晨起就排起了长队。记者询问一位当年队伍中的老人:“已经开放了,可以等啊,为什么要连夜去排队?”他有点生气地答:“等不及了啊!我都50多岁了,我爹娘还在吗?早回去半天都可能见得上一面。”
1988年1月14日,杨祖珺陪同第一个探亲团——台湾返乡探亲团踏上回家之路。她在纪念会发言时谈到了“老小儿的暗夜啜泣”,即转道香港时,他们住在廉价的不隔音的旅社,夜半时分听着彼此的啜泣声难以入眠。
人潮冲击着“三不”的闸门。11月2日办理申请探亲的首个工作日,1300多人办理了手续,半年内,申请人数达到14万人。“回家”突破禁忌,打消因历史和隔绝造成的恐惧敌对,创造了两岸全面交流的机会——1988年2月1日,台湾当局放宽赴大陆探亲次数;1988年7月,放宽探亲者的身份限制;此后,允许通过民间团体与大陆通信,允许间接购买大陆原料,允许在海外与大陆留学生接触,允许经审查的大陆出版品入台……
1990年和1991年,海基会、海协会相继成立;1992年两会在香港会谈后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跨出两岸高层人士接触商谈的第一步;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了时隔60年的首次握手;2008年,两岸实现历史性的“三通”——海、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2011年,台湾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2015年7月,大陆对台湾民众免签注;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确立了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回望1979年大陆对“三通”的呼吁,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作家蓝博洲说:“现在已经是‘四通’,多了通婚。”同时他也说:“两岸多风雨。”李采恩以亲身经历讲述“风雨”的感受:“2007年我结婚后初到台湾,一下飞机就被带到了面谈室,看到警官和摄影机,问了我各种问题,包括婆婆家的电话号码、婚宴摆了几桌,我真的说不上来,我长这么大没被警察问过话,紧张得要哭了。”“面谈”、“三限六不”,这都是针对大陆配偶和大陆学生的特殊条款,歧视与敌意如影随形。打破隔绝的交流合作的两岸关系中,新的障碍丛生,新的坎坷不断。
一家 尚待情感回归
杨祖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为推动返乡探亲奋斗的很多名字,其中包括学者王晓波。“他是我们的文宣,帮我们写传单。在讨论探亲团返乡时,王晓波建议去祭黄陵。回家不仅是探亲,也是寻根,回到精神的家乡。我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就去祭了黄陵。祭文是王晓波写的。”
记者于30年后读这篇祭文:“大劫未了,太平难期;愿我先祖,佑我华胄;同室止戈,永弃相残;再结同心,光大中华。”感觉于今更切中时弊。30年前,台湾社会各界对老兵付出了同情与关怀。杨祖珺在述说往事中说道:“我们之所以在1986年、1987年推动开放老兵探亲,是因为有钱有势的那时已经通过香港、美国与家人联系或见面了,只有最基层的老兵没有钱、没有门路,最无助。即使开放了,我们要组团回去,也凑不出旅费。我就电话打给张艾嘉(知名影星),说明情况,她说‘好’,就赞助了我们返乡团的机票。这件事过去我一直没有讲。在推动返乡的过程中,很多人像张艾嘉一样,只要遇到需要帮忙的人,都会出手支援。”
可是,去年高雄的公园里,名叫洪素珠的女子却追着一名老兵辱骂:“不要脸,中国难民!”近日,台湾某报报尾刊出几行字的《荣民心声》:我们的遗产有眷村和牛肉面/现在我们是歧视和讪笑的完美目标/我们正在孤寂和疏离中老去消失……老兵凋零,血缘和文化的乡愁变成了“政治不正确”,扭曲了人性和价值观,恶于强权。
对此,台湾《远望》杂志社社长林金源在近日台北一场研讨会上指出,上世纪80年代起,在反对国民党的思潮里,“台独”政治势力把过去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中国”改造为“告别中国”,“不想当中国人了”,台湾人“反中”的心理是被误导出来的。新党文宣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明正指出,“台独”为了建构自己的合理性,编造了太多的历史谎言。
返乡探亲30年,时至今日,部分精神和情感的“回家”尚在路上,道阻且长。但正如30年前禁令挡不住亲情,30年后妄行也挡不住大势所趋。两岸一家,中华之福!
周志怀:两岸30年 一个突破 两个飞跃 三大机制
2017-10-30 16:25:17
“过去30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我用一个突破,两个飞跃来概括。”在28号举行的两岸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在谈及过去3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时用了这样一句点评。
周志怀进一步解释到,“一个突破”是指两岸政治分歧的解决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过去30年来,两岸关系从敌对到缓和、经济合作从无到有、民间交流从单向到双向。目前两岸已经实现了全面直接三通,形成了一日生活圈,频繁的民间交流,热络的高层互动,改变了过去两岸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同时更是冲破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使两岸政治分歧的解决取得了重要突破。
周志怀着重指出,这一突破主要体现在2015年两岸领导人的会面,“习马会”开启了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在这次会面中,两岸双方通过沟通、商定、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他认为“互称先生、大陆方面领导人、台湾方面领导人”这几个关键词,是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今后两岸政治谈判、开拓了极大的空间,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突破。
而提及“两个飞跃”,周志怀认为,第一个飞跃是两岸协商对话实现了从事务性与经济性协商到政策性对话、再到政治性对话的飞跃。周志怀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协与海基的协商到2014年初,国台办和“陆委会”建立两部门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再到两岸领导人直接面对面交流沟通,表明两岸协商对话已经从早期的经济性、事务性商谈逐步过渡到两岸主管部门之间的政策性对话,进而又提升到两岸领导人政治对话的一个历史性高度。
第二个飞跃是两岸交流互动实现了从民间往来到两岸领导人会面的一个历史性飞跃。周志怀指出,特别是两岸领导人会面所谈到的“九二共识”内涵、两岸关系的定位、台湾的国际空间、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以及台海安全等问题。把两岸很多敏感的问题都摆在了桌面上,这就是一个飞跃。
周志怀总结指出,“一个突破”和“两大飞跃”是通过“三大机制”的不断累积取得的。第一个机制是“国共论坛、博鳌论坛和APCE会议”,这三个平台建立的高层政治对话的机制。两岸历史遗留和新出现问题的妥善解决都表明了这三大平台的有效性。
第二个机制就是通过国台办和“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进行了政策性的对话,解决了实际性的问题。比如2014年2月份首次“张王会”,这是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间首次政治对话,这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两岸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可以确保两岸之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对话的“权威性”和沟通的“有效性”。
第三个机制就是两会协商机制,我们通过两会协商签订了20多项协议,不仅大大增进了两岸民众的福祉,也累积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这三个机制促成了我们政治分歧的解决,也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飞跃。
周志怀认为,30年来,两岸相互的影响力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两岸从彼此相互影响或者台湾过去对大陆的影响大于大陆对台湾的影响,现在则转变为台湾对大陆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三十年来的变化是相当之大。
而回首30年来两岸携手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周志怀说,两岸同胞应该共同携手,坚持“九二共识”,排除台独干扰,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正确道路上继续前进!海峡之声上海10月29日讯(记者 王倩 程娟娟 )
两岸交流30年纪念会在台北举行
2017-11-13 10:07:07
由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办的“想家,回家,两岸一家!”两岸交流30年纪念会12日在台北举行,十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与到会嘉宾分享自己的两岸故事,期待两岸能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衷心祝愿两岸和平发展,一家团圆相亲和乐。
图为蓝博洲在现场发言。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蓝博洲表示,自1987年以来,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不断扩大深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提供了强劲动力。
图为杨祖珺在现场发言。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活动由有关两岸交流30年的纪录片开始,片中老兵历尽艰辛、辗转回到故乡与亲人重逢的画面,让不少在场嘉宾为之动容。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杨祖珺曾经亲身参与组织过1987至1988年台湾老兵返乡探亲活动,她用充满感情的讲述,与观众分享当年走进台湾荣民之家和眷村,帮助老兵返乡的经历。
祖籍山东的退休律师高秉涵13岁离开故乡,跟着菏泽同乡一路辗转来到台湾。这些菏泽老兵临终之前托付高秉涵,一定要把自己的骨灰送回家乡。“当时老兵里有一句话:活着,已做游子;死了,不做游魂。”高秉涵说,“当年,菏泽老兵牵着我的手来到台湾,现在我要抱着他们回家。”从1991年开始,他把将近500名老兵或从大陆到台湾的民众的骨灰送回大陆,让他们落叶归根。
图为高秉涵在现场发言。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在纪念会上,高秉涵的义举和他的讲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表示,他奔走两岸20多年,大陆的对台政策让他对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
海峡两岸自1949年起进入分隔状态。早在1979年,大陆方面就首先倡导开启两岸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尽快实施通邮通航,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时至1987年,岛内要求开放海峡两岸返乡探亲的呼声与日俱增。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之下,台湾当局被迫“原则同意”“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等亲以内的亲属者,得登记赴大陆探亲”。
在两岸开启单向交流后不久,为了帮助台湾民众更好地认识大陆,台湾著名艺人凌峰来到大陆拍摄电视系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向岛内介绍大陆的风土人情,风靡一时。新华社台北11月12日电(记者张钟凯赵丹平)
“没有两岸的朋友,就没有《八千里路云和月》,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两岸共生的孩子。”凌峰说,如今他正在拍摄新版《八千里路云和月》,关注大陆水利设施、荒漠化防治等重大工程和建设成就,“我们可以分享大陆的荣耀,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图为台湾著名艺人凌峰在活动现场发言。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李采恩是嫁到台湾的三十多万“陆配”(大陆配偶)中的一员。在纪念会上,她回忆起十年前嫁到台湾、一下飞机就被带到面谈室接受问讯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坦言,这些年两岸多层次的交流使得“陆配”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也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下一代。她此次专门把儿子也带到纪念会现场,想让他了解更多两岸交往的故事。“希望他们这一代能从小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不然我们的前辈和我们这一代人推进两岸交流交往的努力就白费了”。
图为李采恩在活动现场发言。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纪念会在排湾族诗人莫那能带领全场高唱《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歌声中结束。“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轻轻地唱着我们的歌声;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
台媒:30年的老兵记忆 映照蔡英文的故步自封
2017-11-01 10:59:00
台湾《联合报》28日发表社论指出,出席台湾举办的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活动,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整个谈话空泛,反而反应了她不能正视现实的心迹!
该社论指出,蔡英文小心翼翼,对着读稿机一字不差地读出稿子。观其内容,也并非没有铺陈,她至少用了三个策略,这三个策略分别为:一、老兵返乡的温情动员;二、“概括承受”的涵义暗示;三、未来三十年关系框架的报酬。然而,这三者都只绕着周边打转,处心积虑地避开“九二共识”的核心概念,结果恐怕难以如愿。
首先,谈老兵要求。蔡英文试图以当年民进党曾助“老兵返乡”一臂之力,说明民进党在两岸互动上的“开创”功绩,而不是一味“反中”、阻挡交流。但是,当年的民进党,早已不是今天的民进党。当年的民进党不排斥中华民族血脉种源,尚未订定《台独党纲》,这与今天“去中国化”如火如荼、动辄扣人红帽的民进党,两者的精神脉络已不可同日而语。拿早年的民进党当成今天民进党的盾牌,可见民进党30年来在两岸毫无寸进,只见倒退。蔡英文首次竞选台当局领导人时,即曾以“他者”标签台湾的“外省”族群;如今,她突然诉说当年老兵“想家”的乡愁时,未免跳接得太过突兀。
其次,“概括承受”显然是这次演说刻意安排的机关,蔡英文借由文字布置,将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与据此基础得到的成果,作了巧妙的切割。对于1992年的香港会谈和两次“汪辜会谈”,声称“尊重”其“历史事实”;但对于马当局任内8年签署的两岸23项协议,则慷慨地“概括承受”。说穿了,“概括承受”其实是虚晃一招,只爱23项协议、不认“九二共识”,更讳言被阻挡的服贸、货贸协议;这样的言词心机,只是回避关键问题。
其三,蔡英文以过去30年的交流为底蕴,提出“共同思考、擘画未来三十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愿景工程”之议,暗示两岸可商签诸如“和平框架”或“和平协议”。但蔡英文不提“框架”或“协议”,却代之以“愿景工程”一词,显为避开中国大陆所坚持的核心政治意涵,大陆岂会看不出其中蹊跷?如此缺乏基础的空洞呼吁,要说服对岸只怕是空中阁楼而已。
该社论又指出,我们很难说蔡英文没有足够的眼光看见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但她和民进党却似乎还耽溺于自己的想象,佯装世局仍是30年前台湾领先的时代,两岸政经的优劣形势未曾有任何移动。譬如,美国的全球战略已一再退缩,她却设想台湾可以依偎在美国的保护伞下,要求美售台F35隐形战机,彷佛美国仍是台湾强大“靠山”。
也正因为这样的遐想,蔡英文以为可以尾巴摇狗,单向改变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3年前她曾声言,只要民进党胜选,中国大陆就会向台湾民意“低头”;5月就职周年,她更以“新情势”为由,提出“新问卷”。与此同时,蔡当局“去中国化”的作为却无日间断:历史课纲去中国,语文课纲去文言,甚至欲在户籍登记去中文,连蔡英文要出访南太平洋“友邦”,竟称是去“寻亲”。
该社论表示,蔡英文不可能未意识到两岸发展差距逐渐拉开的事实,但她仍拒绝面对自己把台湾带向孤立、退缩的问题,不肯修正她的路线。检视两岸30年交流进展,蔡英文只能重提30年前老兵故事,说明她和民进党都被滞塞在旧时空及旧思维里了。
张志军:30年两岸交流成就斐然 融洽了同胞感情 增进了同胞福祉
2017-10-30 11:14:51
两岸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2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两岸交流30年融洽了同胞情感,增进了同胞福祉,凝聚了两岸民意,形成了支撑和推动两岸关系向前迈进的强大力量。
对于这次研讨会选择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之后举办,张志军认为饶有意义。这一安排能让与会者把两岸交流30年放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去考量,把两岸关系的发展放在十九大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绘制的宏伟蓝图中去审视。这对大家深刻理解十九大提出的对台大政方针和政策举措很有帮助。
张志军说,30年来,无论两岸关系如何风云变幻,大陆方面始终坚持既定方针,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同时大陆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也为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注入了生机活力。实践证明,我们的方针政策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体现了两岸同胞共同愿望,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张志军说,30年两岸交流成就斐然,融洽了同胞感情,增进了同胞福祉。
近年来,每年往返于两岸之间的人员增至近千万人次,30年来累计达1.23亿人次。两岸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合作红红火火。两岸贸易额增长120多倍,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上百万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有近38万对两岸同胞喜结良缘,步入婚姻殿堂。今天,两岸交往领域之广、社会联系之密、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回首30年前的两岸冰冷隔绝,看到今天同胞热络往来,令人无比欣慰。
张志军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这个梦。实现祖国统一目标,要求我们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大力促进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
他强调,“台独”势力及其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也是两岸交流合作的最大障碍。然而,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搞“台独”是绝没有出路的。只有改变“台独”立场,才能真正卸下历史包袱。只有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才能峰回路转,走出僵局。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张志军表示,实现祖国统一目标,要求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心态,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重视台湾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愿望。我们时刻把台湾同胞的福祉挂在心上,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不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将十九大提出的“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的要求落到实处。
王建民:两岸开放交流30年的重大价值、成就及省思
2017-10-10 16:37:28
30年前的1987年,台湾当局在大陆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同胞往来交流的新一页,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对立与隔绝的历史,为日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同胞的密切往来与各项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放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序幕,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两岸交流是增进两岸同胞相互认识、认知、交融的基本条件,是增进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途径。没有开放交流,长期隔离同,就没有往来,就没有相互认识,两岸同胞的情感就会逐步淡漠,逐步淡化,最终会成为陌路人,成为“他者”,将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正是因为30年前的开放交流,打破了两岸的隔绝,结束了两岸对峙,结束了两岸老死不相往来的民族悲剧,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开创了两岸接触、交流、交往、交融的新篇章,为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开创了一个新的征程。这是中华民族之幸,是两岸同胞之幸,应更加珍惜与爱护。
交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证。两岸开放交流,两岸往来日益密切,交流合作日益广泛,逐步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今日两岸同胞追求和平,想往和平,更加珍惜来自不易的两岸和平。要维护两岸和平,两岸就需要广泛交流,密切往来,多方合作,还要共同抵制与反对阻碍两岸和平发展的破坏力量。没有交流与往来的和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想象的,是“冷和平”,是“冷对抗”,不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开放两岸交流是中国历史特殊时空下实现的一种特殊交流,起因于中国内战延续与共国正统之争。两岸交流的历史背景与前提是两岸同属中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共同追求国家统一,实现民族振兴。这与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开放交流的性质完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两岸交流交往与合作是逐步向前发展的,是一步步突破与实现的,不仅有强大的民动动力与市场机制作用,更有大陆改革开放与政策的引导,同时也是两岸政治博弈的结果。两岸交流往来发展过程总体上呈现大陆积极开放、努力推动与正确引导、台湾方面被动调整、小幅开放与谨慎应对的特征。尤其是台湾当局两岸交流政策的每次开放与调整,几乎都是种种压力下的结果,很少有主动、积极的开放。典型者如:大陆发出呼吁近10年,台湾当局才于1987年有限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民众交流往来初期较长时间内是间接的,是有限的,是很不方便的,甚至是非常困难的,审批不易,往来不易,需要通过第三地中转,劳民伤财。仅仅为了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尤其是直接通航,从1979年大陆首次提出、到马英九2008年上台执政后正式实施,整整花了30年时间,足见两岸交流往来之不易。另外,两岸学生到对岸相互求学同样来自不易,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起步相对较早,但台湾当局仍有许多限制,不承认其大陆学历,后来只承认部分高校学历,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更是长期禁止,后来才开放没有学位的交换学生短期交流,直到马英九上台执政后才实现了大陆学生赴台正常的求学就读,但依然在绿营抵制下设置了“三限六不”的规定。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与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同样来自不易,直到2008年才实现,与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与到大陆投资晚了20多年。尽管如此,30年两岸交流发展,还是取得了重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与效果,两岸基本实现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学术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格局,两岸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两岸同胞交流更加频繁,两岸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伴随着两岸关系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岸交流往来也逐步迈上法律化与规范化的轨道。其中,1992年,台湾当局制订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对两岸人民交流往来、经济贸易投资等做出全面规范与规定。同时,多年来台湾当局先后出台许多有关两岸交流往来的政策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两岸交流规范。台湾方面也不断根据两岸关系形势发展修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以适应新的两岸关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岸有序交流发展。大陆尽管没有制订统一的两岸交流往来的整体性法律,但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大量涉及两岸交流、交往、经贸往来的政策法规条例与规定,也形成一套完善的两岸交流往来与合作的法规政策体系,有了充分的法律政策保障,极大推进了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的发展。
在30年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民间交流交往的层次与性质,具有公权力性质的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及两岸有关职能部门曾建立了协商沟通机制,并先后签署了涉及通航、通邮、金融、经济等二十多个协议,成为两岸交流发展的重要成果与标志。尽管民进党重新上台后,因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会协商机制无法运作,两岸交流重回民间主导的轨道,但就两岸关系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则为未来两岸沟通协商、机制化发展积累了经验。两岸沟通协商与机制化发展充分证明,两岸有无政治互信基础,台湾当局是否承认“九二共识”,是两岸更高层次或公权力层面交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与实现的重要条件,也更加凸显两会事务性协商达成的“九二共识”这一政治成果更加宝贵与重要,需要两岸共同坚持与维护。
然而,过去30年来,台湾岛内民众的政治身份与国家认同出现异化,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大幅下降,对台湾人身份认同大幅提升;主张统一的人数大幅减少,认同“台湾独立”的人大幅增加,似乎两岸交流未达到预期的政治效果与目标。其实不然。岛内民众身份、国家认同等政治理念或政治立场的巨大变化,是岛内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是岛内政治民主化发展及其异化的结果,是李登辉执政后期开始的岛内“去中国化”与“台独”教育结果,与两岸交流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两岸开放交流,没有两岸紧密的经贸关系,没有两岸绵密的人员往来,没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两岸关系将是一种怎样的局面与结果?台湾只会与祖国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台独”分裂形势可能更加严峻。正是两岸开放交流,两岸同胞的广泛交流往来,持续的经贸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才逐步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才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我们绝不能否认两岸开放交流的重要作用与重大政治意义。开放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类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两岸之间不可能不开放,不可能不需要开放。只有持续开放与交流,才能为未来两岸的交融与融合创造条件,才能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没有开放与交流,两岸不仅谈不上和平发展,也根本谈不上融合发展,和平统一更加困难。
这一悖论现象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目前两岸开放交流的时间还不够长,还不够深入,还不够广泛,还受到岛内政治因素的强烈干扰。未来两岸还需要更多的、更广泛的、更深层次的交流交往,青年一代更需要进行体验式的交流,需要进行深入生活的交流,要建立更多常态化的民间交流机制与平台,以加深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情、中华情,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更加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王建民,作者系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网友:两岸交流30年证明两岸好台湾才会好
2017-09-26 09:58:21
日前,台湾“立法机构”原负责人王金平叮嘱“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没有和平的两岸,两岸情势很难有进展,就阻碍台湾发展。赖清德则回应称两岸和平会放在心上。诚然,两岸和平放在心里,更要拿出行动和善意。台湾发展的根系在与两岸和平和发展,唯有如此台湾既能走出困境还能为民众谋得福祉。
笔者认为,王金平见证了两岸从对抗到交流,再到今日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让两岸陷入僵局,他深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台湾的重要性,又清楚懂得台湾民众对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和迫切愿望,对赖清德的叮嘱,也是对蔡当局拿出善意和行动来改善两岸关系的一种呼吁和期待。
的确,两岸和平,台湾就会享受和平发展的机遇和时机,从而解决岛内经济困境、民心民愿、和平红利等和台湾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就能让台湾民众在两岸和平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为台湾的持续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和源头活水。
笔者注意到,赖清德当场表态,会将王金平叮嘱的两岸和平放在心上。这种积极的表态,值得肯定,更值得期待。心里的重视,更需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和货真价值的善意,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改变当前的僵局境况。
赖清德曾经表示“倾中爱台”,但此后又重申“台独”主张,两岸民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我们对赖清德将两岸和平放在心里,不仅仅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会用心来看他是怎么做的。既要心口合一,更要说得好做得好。
两岸开启交流30年来,首先是经济合作日益密切。两岸经贸合作从过去的贸易额只有5000万美元,到今天的3个小时就可达到完成。同时,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地、最大的岛外投资贸易地,尤其是大陆在“一带一路”、“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发展等重大经济商机中,设立的11个自贸试验区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对台资的开放,这可以看出大陆始终不忘台湾同胞关切和希望,不断释放诚心善意和务实举措,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大陆对台湾的重要性。
其次是情感认同逐渐增强。旺旺中时最新民调显示,逾七成台湾民众认为大陆对台湾发展的重要性正不断增加,七成三受访者认为当局应调整两岸政策以改善两岸关系,台湾逾七成民众支持改善两岸关系。从这份民调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蔡当局多么用心用力搞破坏、设阻拦,始终都割舍不断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和文化联结,更不会让台湾同胞的情感认同有所退化淡化,反而激起了他们情感认同的动力。诚然,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共同的文化情感是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更是传承中华文化永做中国人的基因根基,这种融入血液的天然联结,是割舍不断、阻挡不了的。
再次是民间交流成果丰硕。据统计,目前居住在大陆生活的台湾同胞超过了百万人,这说明台湾同胞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希望搭乘大陆经济快车、愿意享受大陆发展机遇,尤其是活跃在大陆各行各业各地的台湾同胞,成为两岸永续和平和永葆发展的助推剂,以自身的行动既见证了两岸携手向前,又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民间交流的正能量。刚刚过去的暑假假期,就有4000多名台湾青年学生在大陆各地企事业单位实习。正是在民间交流交往的驱动和助力下,两岸同胞增进了了解强化了情感,特别是台湾同胞在学习、创业、参访中消除了误解,提升了对大陆的了解和认知。
显然,只有两岸好台湾才会好,两岸和平发展了,台湾也就水到渠成地找到了解决经济困境的钥匙、提升台湾竞争力的良策、带动台湾社会进步和民众获得福祉的关键。赖清德的表态,台湾民众在期盼,两岸民众更是在等待。(中国台湾网网友:贾永辉)(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网友:解严30年 台湾变得更好了吗
2017-10-13 09:55:16
30年前的7月15日,蒋经国颁布“台湾地区解严令”,号称世界最长的“戒严令”正式走入历史,同时也正式解除党禁、报禁,台湾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30年过去了,台湾这座美丽的宝岛,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创造经济奇迹引以为傲的“台湾经验”,自喻为亚洲的民主灯塔。如今,已从过去的“台湾钱淹脚目”时代的“拼经济”,变成了现在的“拼政治”。民主后的台湾,历经多次“修宪”,两年一小选四年一大选,到现在蓝绿政党间的恶斗不断,族群社会阶层间撕裂恶斗不断,最终都沦为了选举政治的口好工具。经济上,台湾民众实质平均月薪46422元新台币,倒退至16年前(2000年)的水平,青年人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少子化、丁客族、老龄化等问题,这都是解严30年后的台湾现状。时过境迁30年,现在的台湾真的变得更好了吗?
事实上,观察今日之台湾社会,比起30年前民风更为开放,社会氛围变得更加自由与多元,随着报纸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言论更是百花齐放蓬勃快速的在台湾发展。这些都被台湾引以为傲,但在其之下,“媒体治台”的乱象也层出不穷,政论节目的激情演出配合蓝绿政党的收视导向,“自由的台湾”也因“政治+媒体”结合的多元乱象,造就出一个“撕裂的台湾”、“蓝绿的台湾”。
解严后的台湾,国民党不再一党专政,台湾步入政党政治,伴随着台湾本土化相辅相成的出现,过去的大中华、大中国的法统历史文化集体记忆一个一个被解构,“去中国化”的教育历经了1.5代人的学习时代,“天然独”逐步被构建完成。解严30年后的台湾,在身份认同上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这样对台湾好吗?这样对两岸好吗?现今台湾的发展能离得开大陆吗?这一切的民主化和本土化太过突然,同时也造就了现今多元下台湾史观的错乱,部分政治人物和民众宁可承认日据时代50年被殖民的历史,而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这个事实。
解严30年后,台湾小确幸的日子依旧前行,绝大多数民众正常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经济停滞不前、人才外流的台湾仍旧没有危机感,台湾的所谓民主也逐步有了民粹化的迹象。解严30年后,台湾真的变了,是变好了吗?还是变差了呢?这样的解读最终都有待台湾民众自己来检验,因为民众心中会有一把尺。(作者:罗鼎钧,台生,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