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专家:打通两岸交流经脉 掌握舆论战主动权
由大陆民间智库中一智库、海峡两岸网以及河南美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港台文化战略交流研讨会14-17日在河南省省会郑州举行。会议邀请数十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学者专家,共同研讨两岸和平统一问题。
经过充分讨论,会后,中一智库召集人毕殿龙、天津南开大学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福建农林大学助理教授孙海岗等学者就推动两岸早日统一,提供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打通两岸青年网络交流经脉,打造两岸青年交流绿色通道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是当下两岸青年交流的主要媒介。建议有关部门,联合网络监管部门,建立一个横跨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网络交流“绿色通道”,由三个地区的相关部门派专人管理,大陆可筛选一批有发声能力、了解台湾、能够发出正能量声音的个人和团体先行先试,通过这个平台向港台民众发声,掌握两岸关系“舆论战”的主动权。
二、精准定位,量身订做,注重效果,多搞一些两岸青年喜闻乐见的交流活动
传统上,大陆和台港两地青年的交流活动,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流于形式,主办单位大多喜欢搞一些冗长的“填鸭式”授课或讲座,以单向的方式让台湾地区的青年接受,这种形式看似有效,但青年人却未必喜欢。
两岸青年人的特点是热爱探索,喜欢主动学习。为此,建议有关方面能够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创新交流形式,设计出两岸青年喜欢的方式,让两岸青年人唱主角,发挥自由探索的能力,以项目合作、深度研学、合作调研等形式,引导他们探索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路径。此外,也可以借鉴引入类似游学、住家等方式、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家庭的了解。
三、帮助大陆攻读硕博学位的台生搞好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
建议将来建立港台高级人才互助救助中心,专门针对两岸三地的硕博士学生,如果他们毕业后暂未找到工作,中心可暂时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设计职业生涯,参与一些于两岸关系有利的科研课题,锻炼他们能力,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的同时,发放一些公益性的工资,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福建农林大学助理教授孙海岗
经过专家团队的精心服务,为他们量身订做一套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补充他们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短板,训练结束,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将他们推荐到企事业单位。这样既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能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并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目前,很多大陆大学培养的台籍学生在台湾地区缺少竞争力,这容易降低台湾地区民众对中国大陆的好感度。如果能够解决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就既能增加就业率,也能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参访大陆,了解大陆,进而认同祖国。同时,大陆的台籍学生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强,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建议在郑州、福州或其他具有交通方便等诸多优势的城市建立相关试点。
四、避免重复投入,实施精准交流,让更广泛的台湾地区民众享受到两岸交流利益
为了让更多的台湾人分享到与大陆交流和合作的利益,同时避免调动过多的人力、物力来“让利”,可以分区域,分行业,分单位进行“包干式”对台服务。例如,北京负责台北地区,上海负责高雄地区等等,高校对高校,企业对企业,民间团体对民间团体,每个地区和行业均有明确的对台服务任务安排。
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重复投入,提高了效率,明确了责任,也简化了监管,提高台湾民众阻遏“台独”势力的动力,增强他们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