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两岸族”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动力所在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11-15 16:54:10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集美大学讲师陈晓晓的评论文章指出,“两岸族”是两岸社会融合的主要群体,也是引领台湾同胞民族认同的新生力量,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动力所在。“两岸族”已经在两岸间搭建起厚实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与联结网络,这种网络在相当的程度上已经成为两岸民间社会沟通的纽带。随着两岸同胞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共同点不断增多,在共同发展、共建家园的过程中累积互信,增进共同利益,构建共同认同,逐步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融合式”“心灵契合式”的高度统一是可以期待的。
评论摘编如下:
从无法寄出的家书到跨越海峡的爱情,从回不去故园到生活在两岸,从杳无音信到“加我微信”,海峡的变迁不仅体现在物理距离的跨越,也在于心理隔膜的消除。有很多往来两岸、心系两岸的人士,他们被称为“两岸族”。随着两岸民众互动日益频繁、密切,心理层面上的“海峡正在被弥合”。
两岸交流30年,日益走向常态化。以前的两岸族多指来大陆的台商、台干、台属,而现在越来越多陆生、陆商、陆眷进入台湾,也有很多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求职、求偶,成为“新两岸族”。
“两岸族”是两岸社会融合的主要群体,也是引领台湾同胞民族认同的新生力量,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动力所在。由于大陆方面主动释出了众多有利于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创业的政策,如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使原本计划在两岸统一后实施的“统一红利”提前落实,让台湾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统一的好处,不再对统一“无感”。据统计,现有近万名台生来大陆读书,每天都有超过两万名台湾人通过网络登记到大陆求职,且台湾年轻人愿到大陆就业比率逐年上升。
当然,“海峡”的“消失”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毕竟两岸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还有不少差异。但我们看到,这种融合在加速推进。至少“新两岸族”赴大陆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只要在大陆生活工作,就有机会了解大陆,更客观地看待两岸关系。
“两岸族”的大量出现,将逐步拉近两岸同胞的生活形态与心理距离,这样无疑将最大程度地减少两岸的差异与对立,实现“融合式统一”。
“两岸族”一头联结台湾民族,一头联结大陆人民,是拥有“两岸视角”和“两岸意识”的人,是重迭、交互的身分认同。
总体而言,“两岸族”已经在两岸间搭建起厚实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与联结网络,这种网络在相当的程度上已经成为两岸民间社会沟通的纽带。因此,两岸族在两岸的社会适应与融入就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移居者与新环境的互动,他们其实是跨越海峡两岸有形无形界限的群体。
随着两岸同胞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共同点不断增多,在共同发展、共建家园的过程中累积互信,增进共同利益,构建共同认同,逐步形成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融合式”“心灵契合式”的高度统一是可以期待的。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