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记者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化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7-18 15:56:50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团走进金沙遗址参观。(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17日,“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团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探秘神秘的古蜀文化,金沙遗址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丰富,令记者们赞不绝口。
2001年2月8日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据悉,金沙遗址的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已发现的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堪称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最密集的遗址。
目前可以确认,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也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意义重大,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证据。金沙遗址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并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阶段,共同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华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中国台湾网7月18日成都讯 记者 李宁 于斯文)
出土的象牙。(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目前中国发现的3000年前保存最完整的金面具。(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玉器。(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卜甲。(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传承千年的十节玉琮。(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新闻推荐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电贺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郑丽文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2025-10-20
-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2025-10-20
- 外国驻港人士见证新疆之美 期待协作谱新篇2025-10-20
- 绿水青山遍神州 “数”看产业与金融共谱新画卷2025-10-20
- 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2025-10-20
- 百余位学者共议台湾光复80周年与两岸关系发展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