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爷爷讲故事之二十三讲:台胞林惠祥教授的故事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7-06 15:52:47 | 来源: 中新社 |

林惠祥的《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编号为“第壹号”。(图一)(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作者汪毅夫)林惠祥(1901-1958)教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是爱国爱乡的台籍学者。主要著作有《台湾蕃族之原始文化》(1930)、《世界人种志》(1934)、《民俗学》(1934)、《文化人类学》(1934)、《神话论》(1934)、《中国民族史》(1936)。
2015年5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林惠祥文集》三卷,全书252万6千字。
据厦门大学历届毕业生名册,林惠祥于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当年该系毕业生仅有林惠祥一人。林惠祥当年的毕业照堪称“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26届毕业生合影”也。
林惠祥的《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编号为“第壹号”。(图一)
林惠祥曾任大学院特约著作员、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研究员、厦门大学教授(图二、图三)。
1954年11月,林惠祥作《“台湾者中国之土地”》,引《郑成功致侵略台湾荷兰守将书》里的话作为题目。其结论谓:“以上四方面,无论从历史上的关系、民族上的关系、开发台湾的功劳,以及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说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政治上说来应属中国,从学术上说来也应属中国。人是中国人,地是中国地。”义正词严,掷地有声!
附带言之,我在2006年曾作《林惠祥教授的两篇佚文》(收拙着《闽台地方史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报告我所发现的林惠祥的《韩信论》(1919)和《谚语结论》(1936)。这两篇佚文未见收入《林惠祥文集》。
林惠祥教授逝世于1958年2月13日。
谨以本文纪念林惠祥教授。
2017年元月28日记于北京(作者汪毅夫系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联会长)

(图二,林惠祥任大学院特约著作员的聘任书)(中评社图片)

(图三,林惠祥任南洋研究所副所长时的聘任书)(中评社图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中国市场强大“磁吸力”从何而来2025-11-13
- 法网恢恢:大陆雷霆之势让“台独”分子生存指数“归零”2025-11-13
- 第二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聚焦两岸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2025-11-13
- 彩云之南·红河有约——台湾青年红河行:以文化为桥,促心灵契合2025-11-13
- 当年隔海空对月 今朝共舞手足情——台湾高山族华安二十九年圆梦记2025-11-13
- 总台纪录片《国土重光》引发热议 台青:传递历史真相、传承爱国精神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