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陷入边缘化的台湾如何走出经济困境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5-08 10:00:45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香港《大公报》6日发表评论指出,两岸于2013年6月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是台湾创新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开拓大陆市场的最佳契机。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导致两岸关系恶化,不仅两岸货贸协议的商谈工作中断,台湾要与其他经济体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也难如登天。陷入孤立化和边缘化的台湾又怎能走出经济困境呢?
评论摘编如下:
多年来台湾经济低迷,被形容为“闷经济”,到底如何走出经济困境?最近岛内前“行政院长”张善政在香港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演讲颇发人深省。他说,台湾并不缺乏创新能力,但岛内经济规模小,不足以支撑创新产业走向国际,加之两岸服贸协议迟迟无法在岛内生效实施,也导致台湾产业失去发展机遇。
张善政这番话值得民进党当局好好思考。台湾属于浅碟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仅靠内需无法支持产业发展,所以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期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在此共同政治基础上大幅改善两岸关系,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为台湾业界开拓大陆广阔的市场。但民进党蔡英文去年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不仅导致两岸经贸交流受阻,也使台湾经济在区域合作中更趋边缘化。
张善政在演讲中表示,现在不少人普遍以Google作为网上搜索引擎,但在Google流行之前,台湾已有“番薯藤”,岛内的言论分享平台PTT也比脸书(Facebook)早了20年,而在电商阿里巴巴之前,台湾也早有了PChome,但为何“番薯藤”终被Google取代、PTT的发展不如脸书、PChome无法像阿里巴巴那样成为世界电商巨头?主要是因为台湾经济规模难以支持创新产业壮大。Google的搜寻成本只是“番薯藤”的四分之一,“番薯藤”如何能与Google竞争?可见,市场狭小严重滞碍台湾创新产业的成长和发展。
其实,两岸于2013年6月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是台湾创新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开拓大陆市场的最佳契机。
根据服贸协议,大陆允许台企可登陆独资设立医院、金融、电子商务、批发零售等,这些都是大陆当时未曾对外资开放的优惠措施。尤其台湾业者可以在福建设立经营性电子商务网站,不仅服务范围可以普及于全大陆,持股比例亦达55%,有利于台湾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大陆市场。
而且协议也未雨绸缪地设定了“避免负面影响条款”:受影响一方可临时要求另一方进行磋商,并寻求方法加以解决。换言之,万一台湾业者觉得自己利益受损,可根据该条款要求与大陆方面磋商相关事宜。然而,这样一个处处为台湾业界着想的服贸协议竟然受到民进党一再阻挠,以致今天仍无法在岛内生效,使台湾业界错失进一步开拓大陆市场的大好时机。
民进党执政后虽然也推出创新经济发展方案,但对于制约台湾创新产业发展的市场规模问题仍是束手无策。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导致两岸关系恶化,不仅两岸货贸协议的商谈工作中断,台湾要与其他经济体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也难如登天。陷入孤立化和边缘化的台湾又怎能走出经济困境呢?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