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六号”完成南极科考任务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2-03 09:47:06 | 来源: 新华网 |
当地时间1日上午11时,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科考船完成全部多道地震调查任务,开往附近海域避风,标志着我国第33次南极科考中“海洋六号”所担负的任务基本完成。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说,自2016年12月31日“海洋六号”抵达南极半岛海域科考工区开展多道地震调查后,全体科考队员克服了南极海域陌生复杂、作业窗口有限、气候寒冷、海况急剧变化等挑战,超额完成航次设计全部科考任务。
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海洋六号”航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航次采用高精度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对南极半岛海域开展了多道地震调查、多波束测深、地质取样、地热探测等,获取了一大批关于南极半岛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数据;同时,组成陆地地质考察队登陆考察,全面了解南极南大洋地质情况,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次“海洋六号”南极科考,也是自1990至1991年我国首次南极南大洋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后第二次南极海域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科学考察。何高文说,航次开展了多项开创性调查工作,收获了丰富的科考成果,包括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获取高精度、大面积的多道地震调查数据,首次开展了大范围、立体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获取到近2万平方千米的南极海底三维地形地貌高精度数据,并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地热探针首次获得南极海底地层地热流实测数据等。
同时,“海洋六号”航次积累了极地科考航行保障及复杂海况与地质条件下的调查作业经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极地海洋科考人才队伍。此外,本航次与“雪龙”船在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开展联合海上考察,是对我国在极地开展更大范围、更多学科考察活动的有益探索,开启了新时期多船联合极地科考的新模式。
“海洋六号”综合调查船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集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它计划2月初离开南极半岛海域启程返航,今年4月返抵广州。(新华社“海洋六号”电 记者王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