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外籍科学家和一个国际组织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1-10 09:13:11 | 来源: 新华网 |

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北京会见获得2016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外国专家,并向他们颁发奖章。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以古气候模拟与观测新方法助力我国科学家探索地球46亿年的悠长历史,以轻量化技术让中国地铁列车跑得更快……这些突出贡献让五名外籍科学家和一个国际组织荣获2016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际合作奖有助于加快国际科技合作进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获奖的外籍科学家来自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约翰·库茨巴赫是古气候模拟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与我国开展科技合作的近30年里,他开启了中国传统地质学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新阶段,培养的科研骨干先后有3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以主人翁的姿态向世界呼吁关注中国岩溶生态保护,美国水文地质学家克里斯·葛立夫通过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为我国岩溶学科发展注入重要驱动力。他带头开展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调研。在其推动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广西桂林首设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德国工程院院士维尔纳·胡芬巴赫被誉为“欧洲轻量化之父”,其轻量化和复合材料研发技术为诸多知名制造企业产品打上了新技术的“烙印”。通过积极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胡芬巴赫与我国共同研发了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列车,让原金属车身减重50%,中国列车将跑得更轻、更安全。
据悉,其余两名获奖外籍科学家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凯瑟琳娜·赫英郝斯和法国科学家简·阿布瑞尔。
总部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因推动我国在玉米小麦实现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被授奖。(新华社 记者 王宾)
新闻推荐
- 中国市场强大“磁吸力”从何而来2025-11-13
- 法网恢恢:大陆雷霆之势让“台独”分子生存指数“归零”2025-11-13
- 第二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聚焦两岸人工智能合作新机遇2025-11-13
- 彩云之南·红河有约——台湾青年红河行:以文化为桥,促心灵契合2025-11-13
- 当年隔海空对月 今朝共舞手足情——台湾高山族华安二十九年圆梦记2025-11-13
- 总台纪录片《国土重光》引发热议 台青:传递历史真相、传承爱国精神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