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资源环境指标增至10项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03-09 10:34:58 | 来源: 人民日报 |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将PM2.5(细颗粒物)写入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由8项增加到10项,而且全部都是约束性指标。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还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超过70%等目标。
“新老指标共同组成了考核指标体系,这些约束性指标使对环境质量的指标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同时,新老指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体现了科学性。”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完成指标考核要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
对于备受关注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的目标,吴晓青表示,这个80%的指标是有关部门经过逐个城市的调研和论证作出的。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吴晓青给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明确责任,严格考核问责,严格执法,全社会公开监督。
虽然完成这些指标要经过艰苦努力,但一系列保障制度、措施其实已经为其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所有指标数据经过精心测算,确定的目标既积极,又考虑了可行性。一方面,充分考虑了目前资源环境压力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我们看到纲要草案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都有了制度性的安排。”李佐军说,全面推进纲要草案落实,二者的作用都要充分发挥,在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政府的力量决不能松懈。政策引导、各地各部门规划、工程计划,都需要政府给予环保大力的支持。
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委员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非常坚决,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力推进”“重拳治理”“严格执行”“严厉打击”“严肃追究”等词语令他印象很深。在具体的目标措施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目标,这让基层环保工作者很有信心。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必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09日 10 版)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