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掀“艺术风暴” “亚洲视野”绽放华彩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29 10:51:48 |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自3月24日起,为期3天的香港年度艺术盛事——2016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间顶级艺廊齐聚香江,为3000多名艺术家提供展出的平台。包括艺聚空间、艺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光影现场、艺文出版六大板块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格局,展现全球艺术创作以及艺术品交易的现状。即使微寒的天气也无法阻挡人们观展的热情,门票还多次出现售罄的情况。经过四年的发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受关注与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不管是从优质画廊的参与,还是参展作品的质量,作品的学术性以及作品交易来看,都堪称亚洲最大最高端的艺术展会。
“亚洲视野”绽放华彩
因为地缘关系,在香港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对亚洲艺术的关注逐渐增加。针对亚洲艺术的“亚洲视野”有28家艺廊首度参展,其中9家来自亚洲,北京的墨斋、上海的龙门雅集、台北的百艺画廊等都成为今年的新生力量,也给巴塞尔带来了新面孔新作品新气息。
有数据显示,今年巴塞尔亚洲艺术作品达到了一半以上。画家陈俊宇认为,相比于过去几届,巴塞尔展场中越来越容易发现亚洲艺术家和亚洲画廊的名字,“巴塞尔对亚洲艺术的关注比重逐年加重,但今年幅度更大。这源于亚洲收藏市场的崛起。”
值得重视的是,亚洲不少画廊都带来了“重量级”的作品。陈俊宇关注到Hakgojae画廊带来的白南准于1988年创作的一件由20台Quasar电视机显示器组成的作品。白南准是亚洲向世界输出的第一位国际级明星。他被称为录像艺术的创造者。他的艺术作品将观众从被动聆听艺术声音的位置中解脱出来,使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从而给观众更加强烈和直接的冲击。
来自台湾的耿画廊呈现5位艺术家关良、赵无极、王怀庆、苏笑柏和彭薇的作品;首次参加巴塞尔的墨斋画廊呈现的艺术家李华生,是中国80年代最著名的传统山水画家之一,后来形成美彩水墨方式,并用当代的方式去创作;台湾的大未来林舍画廊带来了著名女画家常玉与朱沅芷的画作,该画廊已经形成对常玉作品的学术性分析。
“巴塞尔也是一个‘风向标’。我们看到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也能看到如林舍画廊这样对亚洲艺术家本身有学术研究的画廊,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陈俊宇告诉记者。
画家薛扬表示,在巴塞尔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亚洲年轻艺术家的面孔。譬如青年艺术家刘玉洁作品在此举行个展。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刘玉洁在二维的平面上通过空间的切割和重组的方式实现了画面的纵深感和三维实体空间的视觉效果,重新探讨了绘画中的透视关系与空间性,引起很多藏家的关注。
剑指以中国藏家为中心的亚洲收藏群体
虽然今年香港巴塞尔亚洲艺术家的作品占到了一半以上,但对西方画廊来说,揣测中国藏家口味,携带更符合中国藏家口味的作品才是关键。在细节部分,他们也下足功夫。不少西方画廊都设有中文服务,方便中国观众的询价;不少画廊还印有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宣传册。
“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品?”是西方画廊一直想摸准的脉。前年华谊老总王中军买下梵高的作品,马云去年现身香港巴塞尔的会场,今年的明星阵容因为有莱昂纳多的现身,又为香港巴塞尔增色几分。
《纽约时报》曾撰文指出,西方艺术品在中国卖不动的最大原因是它们在购买者中间的认知度低,这在年龄大的富翁中尤其明显。如今这一现象悄然发生改变。亚洲藏家的整体格局移向中青年藏家,偏年轻化。他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对艺术的鉴赏与品位更容易与世界接轨。
e当代艺美术馆馆长徐文感到国外的一些画廊越来越关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收藏群体快速壮大的现象。“西方画廊是带着期望来的,这一次他们为亚洲藏家带来更有学术性更活跃的作品”。徐文分析,西方画廊注意到,亚洲藏家在近些年成长迅速,他们中不少人对艺术史以及当代艺术都有深入研究,不像以前只知道毕加索、高更、莫奈,“跟过去信息相对封闭不同,现在大多数参展画廊都会主动联系客户,把一些好作品提前介绍给他们。”
“西方画廊正在运用更复杂的方法考量带什么样的展品来。”De Sarthe画廊的负责人劳尔·雷宝说。该画廊在艺博会开幕后的数小时内就完成了两笔交易,分别是一幅赵无极1963年的红色绘画以及由马思博创作的另一幅红色的作品《一日内的一天》。劳尔·雷宝说:“中国观众喜欢红色。这个颜色在他们的文化中代表很多吉祥的意义。”
除了毕加索、赵无极、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尼克、乔治·莫兰迪等大师作品之外,一些正在崛起的,在美术馆举办过展览的知名艺术家同样受亚洲藏家关注。比如日本的艺术家村上隆、韩国的李禹焕、郑相和以及中国的汪建伟、李华生等等。
譬如Gmurzynska画廊的展位主要由哥伦比亚艺术家费尔南多·波特罗和古巴艺术家维弗莱多·拉姆的作品所组成。画廊总监马蒂亚斯·拉斯托弗认为,这两位艺术家对亚洲地区而言都有吸引力。波特罗的作品被不少印尼、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藏家收藏,并于2015年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展览。
豪斯·沃斯画廊的总监Neil Wenman说,今年来自亚洲地区的客户较欧洲地区更多。“我们会跟许多亚洲的藏家保持联系,也和他们时常交流,关注藏家到底对什么样的作品感兴趣。尤其这几年我发现中国藏家对当代艺术的学术性、实验性、视觉语言等各方认知变得越来越高级。”
来自世界各地的239间画廊参展。图为部分作品
给冷淡艺术品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去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似乎有些“愁云惨雾”。今年3月11日,欧洲艺术博览会公布2016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称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的销售额自2011年以来首次下跌7%,中国艺术品市场大幅下跌,总销售减少23%,不到2011年巅峰时期成交额的一半,中国艺术市场总销售额去年创7年新低,跌至全球第三位。
画家薛扬就发现了在本届巴塞尔中,架上作品的数量比往年增加,相比之下,装置艺术和影像的作品数量减少,“大概与整个经济形势和市场有关。画廊们纷纷选择最稳妥的油画、版画作品等等,存在一种谨慎的心理。”
在全球艺术品交易陷入低迷之际,巴塞尔艺术展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来自中外的画廊希望世界各地的藏家能大手笔出手,刺激艺术品交易市场迅速“回暖”。
事实上,巴塞尔一开锣的销售成绩就可以用“令人满意”来评价。从3月22日开始,2016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已经进入了沸沸扬扬的VIP预展,世界藏家们经过两天的观望都纷纷囊获藏品。
离私人预展开始还不到一小时的时候,新晋奥斯卡影帝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包括邓文迪在内的一行人在Sprüth Magers画廊打量一幅乔治·康多的画作。康多的另一幅画作《在公园》在开幕一小时内就被一位第一次光顾这家画廊的亚洲收藏家以13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则在VIP开幕前以150万美金售出; Dominique Levy 画廊表示,他们售出了一幅要价为190万美元的鲁道夫·斯丁格尔无题作品。
销售报告显示,中国台湾耿画廊的一幅赵无极的三联画《24.11.80》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卖出;白立方画廊则以80万英镑售出达明安·赫斯特作品《上海》;香格纳画廊以85万美元售出肖恩·斯库利的《Battered Earth》;两位中国藏家则各花了100万美元从David Zwirner画廊买下德国艺术家Neo Rauch的作品。
在普通人的概念里,艺术品是资本的游戏。巴塞尔是个秀场,更是个卖场。在不少人眼中,巴塞尔展出的作品价格很贵。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否定这一说法。她表示,“我们也有不那么贵的东西,比如很多来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其实不同的人群也能在展会里面找到自己能负担的作品。”
记者了解了一些专业观众和本土艺术家,他们表示,经典大师的作品价格高昂,常人难以负担,但普通人可以关注,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后者价位相对比较亲民,也有升值的潜力。
销售成绩的捷报不断传来,还包括并不愿意向外界披露的交易价格。此前就有人调侃,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成交额一直是个谜。巴塞尔红火的艺术品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艺术品价格的“回温”,到底这一股热力能持续多久,还得看今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势。(记者 尹春芳/文 齐洁爽/图)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