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研究者揭开神经病变机制 或有助于渐冻症治疗
|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18 17:07:38 | 来源: 新华网 |
台湾研究人员18日表示,其最新研究成果揭开了先前未知的神经病变机制,同时说明某些特定的神经细胞突触缺陷能够被有效修补。这项成果未来可能有助于治疗失智症、渐冻症、自闭症等疾病。
日前,台“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员薛一苹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其研究团队的成果论文,证实增加特定蛋白质合成,对神经细胞突触的数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突触是神经细胞互相接触并传递信息的关键组织结构,其数量、大小和活性对脑神经功能影响巨大。
早在2011年,薛一苹研究团队就证实细胞内的“含缬酪肽蛋白质”(VCP)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可以控制突触的形成。VCP的突变会导致失智症、渐冻症及自闭症。然而该蛋白质参与许多细胞的其他反应,当时尚无法确知其核心机制。
此次,研究团队发现VCP影响突触最关键的功能是内质网的形成。内质网是遍布整个细胞的膜状细网,负责生成蛋白质供细胞使用。研究发现当VCP突变或表现量减少时,内质网及所附着的核糖体会明显减少,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引发突触的减少及活性低落。
研究团队据此建立“内质网形成——蛋白质合成”的模式,并经过不断实验验证了此模式,同时发现除VCP可影响蛋白质合成和突触数量之外,还有两个控制内质网的基因也有相同功能,其中一个是遗传性痉挛截瘫的致病基因。
另外,利用白胺酸即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进神经细胞突触的数量。研究团队解释,当细胞侦测到大量游离的白胺酸时,会认为有足够的胺基酸,进而下令促进蛋白质合成。因此利用这一机制,只要增加白胺酸浓度,即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不仅揭露先前未知的神经病变机制,最重要的是同时说明某些特定的突触缺陷亦能够被有效地修补。未来对失智症、渐冻症、自闭症、遗传性痉挛截瘫等神经细胞突触病变相关病症,有望提供更简单、安全且有效的医疗策略参考方案。(记者柳新勇 何自力)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