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研究进展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02-04 09:31:0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记者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七方共同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都是旨在创造一个“太阳”,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也俗称“人造太阳”。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EAST既定科学目标是实现1亿度10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但实现该目标仍面临着众多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此次科研人员通过实验,使得EAST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也是目前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
EAST已成为国际上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其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现稳态高约束放电提供科学和工程实验支持,并将继续为中国下一代聚变装置前期预研奠定重要的科学基础。(完)中新社合肥2月3日电 (记者 吴兰)
新闻推荐
- 黄陂台胞32年跨海接力助学,资助300余万元惠及2600名家乡学子2025-10-17
- 2025海峡两岸社团交流节在京启动2025-10-17
- 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大国制造凸显硬核实力2025-10-17
- “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开展2025-10-17
- 米兰冬奥会公布开幕式主题2025-10-17
- 歌曲《没出息》在两岸爆红 ,国台办表示:乐见这样自然、有趣、快乐的两岸民间互动交流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