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沿海民众妈祖热持续升温

中国北方沿海民众妈祖热持续升温

入夜后的中国北方妈祖文化中心河北曹妃甸蚕沙口村的妈祖庙前热闹异常。白云水摄

 

每年一到阴历三月,杨士革就开始忙碌起来,这几年,他没有过过一天清闲日子,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与他家相邻的那个硕大的院子里。

 

杨士革的家住在渤海湾畔一个叫蚕沙口的小渔村,自小,他就伴随着海涛声入眠,吃着渤海湾盛产的牡蛎、大对虾和海螃蟹长大。

 

小时候的杨士革吃饱喝足后,经常在村子里的一个破旧的老戏台上跑来跑去,那时,他不知道,这就是他的祖上敬仰的妈祖庙。后来,杨士革说,由于从小就和妈祖结缘,大了以后,他成为妈祖文化的传播者,和当地众渔民一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复建妈祖庙及附属建筑。

 

妈祖即天妃,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如今,已经成为海内外沿海地区华人心目中的保护神和崇拜偶像。

 

在中国,从南到北,具有规模的妈祖庙有1500座左右,而与福建湄洲岛妈祖庙隔海相望的台湾,规模较大的就有430余座,总体也超过1500座。妈祖已经成为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女神。

 

让杨士革感到惊喜的是,29日,妈祖诞辰日前夕(本月29日,阴历3月23日),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中国北方沿海5地的民俗专家学者齐聚蚕沙口,就北方妈祖文化相约“抱团”发展,成立了中国北方妈祖研究中心。此举使当地沿海渔民的妈祖热再次升温。现在的蚕沙口已经是中国北方妈祖文化村和北方著名的民俗文化村。

 

“去年的妈祖文化节人山人海,27万人差点挤爆我们这个小渔村。看来今年人数将会突破30万人。”杨士革说。

 

在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妈祖文化学者尚洁看来,北方妈祖文化热并不偶然,蚕沙口妈祖雕像塑造精美,国内难得。这里的民风淳朴,对妈祖崇拜,是对妈祖文化的一种抢救性的保护,希望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像天津天后宫一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日,由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文联组织编辑出版的《北方妈祖文化》丛书也同期出版发行。

 

“中国北方民众妈祖热,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大背景下的必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妈祖文化的共同话语体系、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是祖宗遗留下来的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妥善保管和利用这份财富,为我们的人民造福。”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郁立安如此表示。(完) 中新网记者白云水